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柳宗元的政论讽喻(3)

柳宗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柳宗元的大量寓言故事,有的直白,有的隐晦,从不同角度阐述管理思想。他的《罴说》是一个与《黔之驴》类似的寓言。说的是动物之中,鹿怕,怕虎,虎怕罴。有个猎人能够吹出各种野兽的声音。他用鹿鸣引诱鹿,却召来了;于是赶快用虎叫驱赶,又召来了罴。这下他再没有办法了,最终葬身于罴。这就像进入黔地的驴,自己本事不强还要挑战虎,最后死于虎口一样,说明“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管理中的内功修炼和外在机遇,同样遵循这一逻辑。在《观八骏图说》一文中,柳宗元借题发挥,批评按图索骥的教条做法。“世之慕骏者,不求之马,而必是图之似,故终不能有得于骏也。”追慕圣人,相信那些圣人异像的传说,不在现实的人物中寻求,最终同样不能有得于圣人。柳宗元因此而感慨道:“诚使天下有是图者,举而焚之,则骏马与圣人出矣。”这几乎就是一篇古代的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宣言书。,以贪得无厌的为喻,说明官场上“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不知戒的危害,寥寥数语就把贪欲降低智商的道理说得活灵活现。他的《三戒》,以临江之麋告诫人如何分清敌友,以黔之驴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以永某氏之鼠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他的《敌戒》一文,则说明了“敌存灭祸,敌去召过”之理,告诫人们“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这些,都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相应管理思想的内涵。

  柳宗元的纪实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示为官之道。他的《捕蛇者说》,以写实笔法描绘出“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象,惊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实际上是要表达做官箴诫。他的《种树郭橐驼传》,强调其种树诀窍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不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反而危害树木自然成长。种树之道完全可以移植到官府。官府的揠苗助长行为,不论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恶意,最终都会扰民害民,养人之术就是顺人之欲和遂人之性。在柳宗元与吴子陵讨论晋国为何称霸的缘由时,他辨析了“利民”和“民利”的区别,强调利民是上位者赋予的,而民利是民众自己获得的。“所谓民利,民自利者是也。”(《晋问》)统治者重民,只是接近民利却不等于民利,无为不言,垂拱自化,才有真正的民利。由此推论,柳宗元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对官吏的职守提出了“官为民役”的新观点。“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民众耕种土地,拿出十分之一的收获雇用了官吏,指靠官吏为自己提供公平正义。就像佣工拿了主人的工钱,怠工误事,甚至盗窃主人财物,主人肯定要发怒惩罚。当今百姓不敢对不负责任的官吏发怒惩罚,不过是官吏有势而已。势不同而理同,做官必须明白这个理,才可知恐知畏。这种论证,在《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借宁国令范传真之口,说出“夫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的道理,“夫为吏者,人役也。役于人而食其力,可无报耶?”拿了百姓提供的俸禄,只有惠及百姓,才可心安理得而无愧于人。由此,柳宗元提出,为官即便是教化手段,也不是高高在上支配民众,而是对民众的服务回报。   柳宗元的《梓人传》,也是一篇管理思想杰作。京兆有一位杨姓工头,床少了一条腿都不会修,却能指挥工匠建造京兆官署。究其缘由,该人并不会木匠的具体技艺,却具有规划领导才能。柳宗元由此推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各在其位,各尽其能,梓人之道与宰相之道相通。辅佐天子的宰相,条理纲纪,整齐法制,就像梓人的规矩绳墨;“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就像梓人安排工匠各尽其能;身居朝廷放眼天下,政务大略胸有成竹,就像梓人绘制图纸有序实施;选拔能者,黜退不能者,各尽所能而不越俎代庖,就像梓人善运众工而不自炫其能。那些不懂此道的管理者,往往以具体做事为能,以炫耀技艺见长。“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实际不知体要,不谙相道。柳宗元由此看到管理与技术的不同,领导与做事的不同,为“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给出了新的解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zongyuan/3203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