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骆驼祥子读后感(2)

骆驼祥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骆驼祥子读后感6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贝蒂曾经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在老舍的笔下,祥子诠释了这句话。他只是一个北京胡同中的人力车夫,长得五大三粗,被人叫做傻大个。但他那年轻的充满激情的心中却装着一个“伟大的梦想”,陪伴他走过十几年的拉车生涯。

  祥子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拉着车。他日益成熟的心中却默默怀着一个信念——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信念,他甘愿吃苦流汗,用几年的省吃俭用换来了他人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使他欢喜。但老天却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车被士兵们强行夺去,但这却更加坚定了他买车的信念。后来,他拿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又因虎妞的死而被迫卖掉以安葬虎妞。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那社会中滋生的黑暗,祥子渐渐走向了人生的灭亡。他变得贪婪奸诈,不断地去攻击,去压迫他人,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当年他买车的信念,早已随着他的变化而泯灭,祥子成为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祥子对自己信念的执着,令我不住地叹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信念而奋斗。祥子的那一百元可以随心所意地挥霍,但他却义无反顾地买下了那辆车,他为实现自己的信念与理想而感到满足和快乐,为了今后能拉着自己的车奔跑于大街小巷而自豪。可无情的现实让他最终背弃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堕落成行尸走肉。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信念,但真正能实现自己信念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诱惑、一个打击都会削弱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放弃。追求信念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条路常常充满了坎坷与艰险,而只有对自己的信念忠诚、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信念,到达成功的彼岸。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起起落落的人生打击,令他早已失去信心,无力面对自己的信念与黑暗的现实,当时的社会从不给予善良的人一条生路,悲愤,伤感,祥子的信念随风而去。黑暗不断侵蚀着他心中的光明,无声地改变了祥子的内心,让他失去了最初的自己。

  黑暗让许多人迷失了方向,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得落寞。但也有着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在黑暗的打击下坚持自己的信念。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明朝大臣于谦,在国运岌岌可危之时力挽狂澜,死守京城,以悬殊的兵力击败瓦剌大军。在生死关头,于谦选择了坚持自己从小到大唯一的信念: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他站了出来,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更为自己的信念而战。最终,信念因他的坚持而变成了现实,他在黑暗中用坚持点燃了信念的火焰,照亮了他的人生。

  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财宝永远只留给那些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人。祥子在黑暗中遗憾地与它擦肩而过,而于谦却因坚持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信念的抉择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时,我们是否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呢?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者!

骆驼祥子读后感7

  读完《骆驼祥子》已三日有余,读罢,心中感慨万千,总想轻轻写下自己的观点,但却迟迟没有下笔,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着我:“这本书并不肤浅,并不肤浅……”我只好又静下心来,细细研读。

  小说写作背景为20世纪30年代,作者老舍,以他“语言大师”独有的细腻、朴实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起先淳朴老实、怀着发家梦想的健壮小伙子———祥子,来到北平拉人力车,他勤俭、善良,惟一的梦想就是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奋斗,坚持,但终经过三起三落,心中最后一点良知和希望,也随着自己心爱女子———小福子的死亡而彻底磨灭,变成了一个游手好闲,滑头小气,吃喝嫖赌,专为人出殡打幡的一具行尸走肉的故事。正如文中所写,失去希望后的祥子,“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读罢全文,有惋惜,有怨恨,也有悲哀。我的手轻轻摩挲着一页插图上的祥子,那样健壮,那样朝气的祥子,在经过了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断打磨,也终究消极自弃,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牺牲品。以小见大,在北平,在中国还有多少个像祥子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是否也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苦衷?答案是毋庸质疑的。曾记得,在暴雨里狂奔的祥子,那样酣畅的迎接着上天的恩赐,面对怎样的困难,似乎一想起自己的愿望,什么都不足挂齿。还记得,他面对小马爷孙俩,那样毫不犹豫的接济,是如此善良,如此可爱,但为什么,又变成了后来的无赖、混混呢?这样的天地悬殊,又是什么所致呢?

  我痛心疾首,反复追问,在同样贫穷的其他车夫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罪魁祸首———黑暗的社会。一个黑暗的社会,足以毁掉一个人,而且很快,快到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就斗志全无,快到如踏马飞燕般迅疾。“经验是生活的养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作者就以祥子的变化,无情的批判了那个黑暗的社会,那个不让好人出头的社会,那个毁掉无数壮志青年的社会。这就像科举制之前的旧中国,富人官僚一代比一代富,穷人难民一代比一代穷。真正有才华的人食不果腹,难见出头之日,而宫廷庄园里却养了一只又一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在“层层浓云”下,又有谁听见这彻心彻骨的呐喊?当今社会,虽有光明的政治革新,但一些“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却还自觉高人一等,“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李双江”“我爸……”这一句又一句略带自豪和骄傲的公子小姐,似乎总光鲜艳丽,但那些基层阶薪父母的儿女,又似乎低人一头,这是整个社会明显的变化趋势————贫富差异。

  对于那些寒门学子,只有苦学,才有可能“咸鱼翻身”,改变命运;但对于那些“特殊”孩子来说,成功的道路又似乎很多很多,“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好像成了悖论,不只是在中国,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存在有“种族歧视”“民族歧视”“性别歧视” ……同样身为人,都有获得权利和自由,为什么要伤害他们呢?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优秀的人种和民族!正因有了缺陷,才有了交流、学习和合作,才使得世界大花园奇异芬芳。文中也不乏有曹先生、左先生等自由民主战士,他们善良、平易近人,但他们的处境也并不一帆风顺,文革、内乱,让那些原本就没有希望的人更加渺茫,但也有孙侦探、林先生等在风口浪尖却得了势的人,老舍在文中悲哀地写道“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但是,能全部责怨社会吗?生逢其时,是一辈子的幸运,而生不逢时,难道我们就不能奋斗一把吗?奋斗同样也应该有希望,有目标。才有惊喜,有坚持!文中的祥子,就是因为有了一个买车的梦想,所以他勤俭、努力。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让他彻底失望,后而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斗志。毛姆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通过努力实现愿望。”的确如此,我是一个没长劲儿的人,经常爆发力强,持久力弱。总是在开学前的计划中说得天花乱坠,但坚持两天也就过了,结果自然大失所望。所以,这更加启示了我要坚持奋斗,更要怀有希望,感梦感拼,有长劲儿,有干劲儿,方能成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otuoxiangzi/39562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