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鲁迅与胡适的爱恨情仇(3)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胡适的观点是:整理国故实在很有必要,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国故研究;研究学术史的人,应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标准去批评各家的学术。诚实地说,胡适最初的基本精神上与“新潮社”是一致的,且某些地方尚有发挥。然而,由于胡适的“从政”,随后的“整理国故”主张则偏离了最初的观点。他鼓励青年“踱进研究室”,“整理国故”,并给广大青年大开“国学书目”,要求中学的国文课以四分之三的时间去读古文,这客观上对诋毁新文学的复古派起到了支持作用。接着,他又以进“研究室”求学为借口,反对学生运动,认为“呐喊救不了中国”,国家的纷争、外间的刺激,只应该增加学生的求学的热心与兴趣,从而走到了进步学生的对立面。

  对此,鲁迅不再沉默。他先后写了《所谓国学》、《望勿“纠正”》、《就这么一个意思》等一系列文章,尖锐指出“整理国故”内容和方向转化带来的弊端,他鼓励青年关心实事,参加现实斗争,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读死书,观点和矛头直指胡适,犹如匕首投枪。

  (四)

  读鲁迅与胡适,感慨在心中,滋味各不同。

  先说鲁迅。也许是从小学课本里就读鲁迅的缘故,心底一直很崇拜鲁迅。我以为,先生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大文人,而是一个标志性的巨人。先生对旧中国的国情民情看得入木三分。国力的贫困落后,劳苦大众的水深火热,让先生愤世嫉俗。他以笔作枪,从各个方面兜着底儿揭露社会的黑暗、罪恶,敢于和任何人开战,撕破面皮,紧咬对手不放,不留一点拐弯余地,甚至有些偏激,完全是为了旗帜鲜明和誓不两立。我想:正是因为先生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社会重任,才使他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斗士,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社会的前进、进步和发展,真可谓置于死地而后生啊!  再说胡适。读胡适,心里便安静些许。我以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胡适仍不失为一位知识大家,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事实上,这位知识老人一生都在坚持自由主义,在求索的路上,始终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他的独立意志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利用现政权的缝隙,或者说是利用已有的社会机制,来推动社会的变革。遗憾的是,他最终却没有勇气像鲁迅那样走向黑暗的深谷,与陈腐的权贵彻底决裂。不知这位知识老人想明白没有:真理的实现常常伴以自我的丧失,社会的进步,是不能以美好的“纯粹”来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3769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