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气氛。到一再探询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纯真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原文】

  济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⑴。

  时时引领望天末⑵,何处青山是越中⑶。

  【注释】

  ⑴扁舟:小船。

  ⑵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

  ⑶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

  【白话译文】

  潮水落下去了,江水平如镜没有起风。你我乘一条小船一起过江。我时时伸长脖子远望天边,哪处的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创作背景】

  开元十七年(729)。孟浩然在长安应举不第,次年夏秋之交,曾有吴越之游。当时,他自洛阳沿汴水,邗沟南下,自镇江对岸渡长江,到达杭州,然后到越中(今绍兴一带)各地探幽访胜。此诗大约是他航行浙江(钱塘江)时所作。

  【赏析】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作者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是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息之后,江边渡口便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希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透露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慰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反映登舟后的情景。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作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感到亲切。从“与君同”的霭然可亲的话语中,诗人当会与“舟中人”相互问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2972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