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鉴赏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隐居鹿门山,著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的诗风格清新俊逸,恬静淡远,除表现个人求官不遂的苦闷外,尤以描写山林幽静的景物著称。

  【作品简介】

  《夜归鹿门山歌》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七言古诗,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原文】

  《夜归鹿门山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3)忽到庞公栖隐处。(4)

  岩扉松径长寂寥,(5)唯有幽人自来去。(6)

  【注解】:

  (1)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三十里。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

  (2)渔梁:沙洲名,在鹿门山的沔水中。喧:喧哗声。

  (3)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

  (4)忽到庞公栖隐处:“忽”时间短暂,这里是指不知不觉。“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栖隐处”,隐居安身的地方。

  (5)岩扉松径:指岩壁当门,松林夹路。 寂寥:寂静空虚,这里的意思是人迹稀少,冷落萧条。

  (6)幽人:隐者,这是指诗人自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3470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