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翻译赏析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释:

  ⑴浙江:即钱塘江。

  ⑵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

  ⑶扁舟:小船。舟:一作“舠(dāo)”。济:渡。

  ⑷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

  ⑸越中:今浙江绍兴。

译文: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初年进入张说幕府,一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其间几度出入,但并不得意,于是漫游吴越一带。725年秋自洛阳出发,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过浙江越州(今绍兴)。此诗即作于此时。

  赏析:

  孟浩然诗主要以五言擅场,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施之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孟浩然于开元初至开元十二三年间,数度出入于张说幕府,但并不得意,于是有吴越之游,开元十三年(725)秋自洛首途,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渡浙江之越州(今绍兴),诗即作于此时。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3714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