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孟浩然诗歌“清淡”美学风格及成因(2)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清”文人之清雅

  孟浩然自己曾说:“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书怀贻京邑同好》),浩然出身儒风隆重的家世,汲求功名,自不待言。盛世唐朝,博取功名,概言之,有三条途径。一则穷首皓白经,登科取士;一则驰骋疆场,功名只需马上取;一则终南捷径,以出世求入世。往往经隐居之途,求高蹈特立之外象,博取声名,以达荐引。唐代读书人追求功名富贵,往往走终南捷径,孟浩然也不在例外。为了求仕,他也曾隐居鹿门山,沽名钓誉,冀提高自己的身价,从而得到统治者的重视。隐居所为则吟诗,饮酒,观风赏月。这种具传统意义的行为之“雅”,它的传达,或者说外在载体,就需要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盛唐这个“诗唐”时代中,无疑由诗歌来完成。在浩然的诗集中,一篇篇的诗读来,也即仿佛一个清雅脱俗的名士在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浩然诗句大量使用竹、松、琴、酒意象。如:“逸气假毫瀚,清风在竹林。远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洗然弟竹亭》);“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酒伴来相命,开樽共解酲。”“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等。浩然写诗之景多入竹、松,诗篇抒情主人公行为多抚琴饮酒。竹、松;琴、酒,景人相映,自然一体。有竹、松;琴、酒我们自然会想到了阮籍,竹林七贤,乃至魏晋风度。鲁迅在著名的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竹林名士饮酒。竹林与酒的代表是阮籍和嵇康。”竹林名士,魏晋之风流总是于竹、酒、琴这些雅趣之物什分不开的。由此,竹、松;琴、酒等意象的入诗,我们领会到了浩然那清高风雅,洒脱无羁的名士形象。另则《孟浩然集序》中记载:“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律,置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秦,与偕行,先杨于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子与韩公预诺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席不赴。由是间罢,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无怪乎,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孟浩然诗宛然高士。”“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如此描绘孟浩然。风格及人的名言,在孟浩然的身上体现的完美之极了。

  孟浩然诗歌美学风格除去“清”之外,最典型的另一特征是“淡”。“淡”是“清”的一种升华延续。清代李联�《好云楼初集》中将诗划分为八等诗美境界,由清而淡而沈而亮而超而肆而敛而淡也。认为清是初入之境,由此循序渐进达成更高境界。“淡”经过升华在更高层次上又复归于“清”。“淡”的美学意蕴体现在以下方面:

  语淡: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言:“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又言:“清浅语诵之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我们认为浩然诗之淡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如其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格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首诗语言平淡自然,且具口语化,“我”“把”“待”“还”日常化的语言,“具鸡黍、至田家、面场圃、话桑麻、就菊花”日常化的行为。这种日常话的语言、行为通过思维的简单衔接,语气清淡平缓娓娓道来,没有典丽的辞藻,没有跳跃性思维的衔接,“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但这种语淡并非而无味,这种自然平淡的语言中却蕴藏着丰富的情味,诗篇不仅绘就了一个淳朴、和谐、宁静、美好的田家生活,其宾主间的纯真、雅致之风范也浸润其间。浩然这类诗作很多,尽具有此种韵味。

  意淡: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言:“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我想闻一多先生所言是重于浩然整个诗意而言的或者说诗歌整个的意境来谈的。确如先生所言,浩然之诗意境淡远。我们看其诗作《万山潭》“垂钓坐磐石,水清心益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诗前半篇写潭水的澄清和诗人垂钓之闲静。颔联以“鱼行”写潭水之清,以猿挂写境之清幽,鱼行,猿挂与垂钓者,和谐一体。人不畏物,物不畏人。闲淡之意寓于情境。后半篇写对游女解佩传说的遐想与神往,“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而还。”游女传说不经意间想起,即随性而为,欲求之,求之不得际,无懊恼,不快。而在乘月放歌之中悠然而回。一切之景物,之意念,之行为均在兴之来与兴之去之中悠悠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淡远不易把握,淡远恰如空气,恰如一种氛围笼罩着浩然的整个诗篇。

  综上,“清淡”作为浩然诗的美学风格,其“清”其“淡”虽各有其内涵,但二者是互相交融的。“清淡”在浩然诗中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融为一体,是相互阐发的。

  二

  孟浩然“清淡”美学风格形成有着各种因素合力共同使然。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503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