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莫言小说中的民间传说和人物(2)

莫言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因手头缺乏详细资料,笔者无法得出边郎传说层累的具体过程,但从保家卫国的乡贤到“斗须”和“金头银胳膊”的市井之徒,似可推测出边郎传说受民间层累的扭曲和改造的原因,笔者认为在边郎传说层累失真重构过程中,有几个因素不能忽略:即民间传说的相互影响(相互混淆)、口口相传的移花接木、民间故事的娱乐性和易于传播的特性、乡土民众的生存环境的因素等。详细分析其成因有以下特点:其一是传说层累过程中的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在传说中单边郎是一个充满市侩气气量狭小的土财主,这其实是人们一种形象的寄托和臆造,旧时的社会是一个身份和阶层社会,“士、农、工、商”阶层的划分泾渭分明③,因身份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底层的农人与政治和经济居于上层的“士、商”阶层难免产生隔阂。于是,作为广大底层民众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把现实中少数为祸乡里的地主劣绅移花接木到“士”阶层刻意塑造的乡贤“单边郎”身上,并运用因果报应的模式对故事进行设计:你为祸乡里,你最后就不得好死;其二是民间传说互相影响的共生因素,如“金头银胳膊”这些民间传说中常见的贵金属因素(情结),笔者手头有一本《峡山潍水文化撷趣》,其中有一篇关于刘罗锅的传说与单边郎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④,大意是刘墉的女婿高密尧头人单苏三(这里也提到了单姓,还有具体地点,作为四大姓之一的“单”姓和即墨“蓝”姓一样都是当地望族)因贪腐被刘墉大义灭亲,斩首示众,其女儿得知后痛不欲生,刘墉就提出给女婿做个金头下葬,其女说“金头银头不如个肉头”,刘墉这一传说和单边郎传说孰先孰后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民间传说在层累形成过程中往往互相转接以致传说中有些情节雷同甚至混淆;其三是底层俗文化猎奇和传播的需求,作为一个有地缘标签的民间传说,其生命力在于民众间的口口相传,口口相传在赋予传说生命力的同时也不断的对传说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直至最终稳定下来,笔者儿时在家里也听过不少老人讲的传说,大多是教化类、荒诞类、仙狐(鬼神)类、因果报应类和历史人物类等等,这种传说首先是有趣、有意思,传说具有趣味性、能吸引人,只有这样传说才易于传播,并继续传播下去。在上述单边郎传说中一般讲故事的人在结束时都会加上一句“金头银胳膊值老钱了,谁发现谁就发大财,直到现在边郎的墓地也没有发现”等等,吊足听者的胃口,这也是为了满足听着猎奇心理的需要。  上述只是笔者在阅读莫言小说中的一点小小思考,各位若想真正体会莫言小说的独特之处,还请仔细阅读吧,相信会开卷有益的。

  参考书目:

  ①《顾颉刚学记》

  ②《高密史话》

  ③《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

  ④《峡山潍水文化撷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oyan/3606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