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木兰诗》主题别论(2)

木兰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然而,当我们结合历史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此诗时,我们将不难发现全诗的意图不是刻意去表现和歌颂木兰的英雄形象,而是应用反衬的手法,以乐写哀,以喜写悲,让读者透过现象去体会蕴藏在英雄外衣下的悲剧实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引起怜悯和恐怖,完成这种感情的净化。”雅斯佩尔斯认为:“在悲剧性中,解脱的冲动并不是追求从苦难和穷困的救助下冲动,而是试图在超越的运动追求从悲剧性存在机构解脱的冲动。”鲁迅则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木兰诗》中的木兰,就是这个强大的战争机器的祭品,一个富有青春活力纯真的少女毁灭于战争,悲哉。

  二

  男耕女织是幸福生活的象征。《木兰诗》一开始就叙述了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已被战争所破坏。巨大的悲剧氛围笼罩着全诗,诗里行间弥漫着丝丝悲剧色彩。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反应北朝的历史,社会生活状况。战争是北朝社会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战争的到来,打破了木兰一家的安定生活。木兰停机叹息,怀着几分无奈叹息战争的无情:阿爷(爹)年事已高,弟弟尚未成人。叹息声中隐藏着悲剧。

  三

  已是谈婚论嫁的木兰,代父从军,不能说这不是一种悲剧。正值花季的木兰,由于可汗的军帖迫使她不能再享受一个妙龄少女所应拥有的幸福生活,在战争的魔爪下失去了“女儿家”的天性,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与一群男人驰骋沙场,是一种悲剧。北朝频繁的战争,使得大多的青壮年战死沙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扩充兵源,不顾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死活,强征暴敛,就连象木兰父亲这些年事已高的男人都不放过。如《企喻歌》中:“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中,白骨无人收。”诗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故人们皆唾弃战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ulanshi/2542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