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2)

木兰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木兰传说的各代改写版本屡见不鲜(木兰故事最早见于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该诗最早见录于南朝陈朝人释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又存录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十二首》。这首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句的叙事诗歌在中国广为传唱。木兰故事第一个著名的改编者是唐代名将韦元甫,他将原诗中第一人称叙事改为第三人称,删除原诗的雌雄兔譬喻,增加了对木兰忠孝思想的赞美。花木兰故事的第二次重要改编是明万历年间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生性狷介的徐渭将其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注入了这一古老传奇。此外,明人朱国贞《涌幢小品》的《木兰将军》一篇、清代《北魏奇诗闺孝烈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木兰故事在原有框架上进行了改写),但第一个真正以美国读者为受众, 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海外版本,是当代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

  汤亭亭于1976年发表了代表作《女勇士》。长篇小说《女勇士》全名为《女勇士――一个在鬼魂中长大的女孩记忆》(The Woman Warrior:Memorie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其重点章节取材于木兰传说,是木兰传说在美国的第一个知名版本。《女勇士》因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形象、奇特的叙述视角在当代美国文坛一鸣惊人,被誉为华美文学的经典著作,力取当年度非小说类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更奠定了汤亭亭在华美文学领域、乃至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声誉日隆,与汤亭亭取得的文学成就密不可分。”

  《女勇士》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尤以第二章《白虎山学道》最为著名, 《白虎山学道》的主要情节基本建构在花木兰女扮男装、建功立业、荣归故里的框架里,同时又糅合了其他中外故事,更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化信息作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幻想中的木兰传奇就此诞生:七岁那年“我”跟着一只鸟进入山中,拜两位神仙为师研习武功战术。历经十五个寒暑,武艺学成的“我”回乡替父出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ulanshi/2542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