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木兰诗》的思想性

木兰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木兰诗》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谈《木兰诗》的思想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木兰诗》的思想性

  [摘要]《木兰诗》描写了一个光辉的女英雄形象,一位巾帼英雄形象。《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木兰诗》像一切民歌一样,也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说《木兰诗》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

  [关键词]木兰 劳动妇女 巾帼英雄

  在电影《花木兰》即将上映之时,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就《木兰诗》的思想性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木兰诗》的社会现实特点

  这首诗产生的时代,大概是在北朝的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以下特点。

  1.当时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是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2.当时战争频繁、兵荒马乱,在杀场被战死的、被屠杀的、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百姓。

  3.当时的赋税、徭役,特别是战争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总之,在这样的时代中,《木兰诗》刻画了一位巾帼英雄形象。

  二、木兰的英雄形象

  1.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都不能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依然冒着双重危险―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和被战死的危险,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全了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从这一行为可以看到木兰的舍己为人和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体现在一位劳动妇女身上,尤其难能可贵。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就在这么紧张的形势下,万里行军,到了苦寒的边塞,参加了长期的惨烈战斗。经过十年征战,她终于胜利归来。这更是木兰的非常勇敢,非常坚毅的优秀品质的突现。

  3.木兰凯旋归来后,“不愿尚书郎”,只愿“还故乡”,这同样是英雄行为,充满劳动人民的骄傲,蔑视封建社会很多人梦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东西――做官, 大大高于那些多满腹诗书的人们。木兰回家后,她很快换上女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普通妇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一切,她觉得多么熟悉,又多么平常!这都表现了一位劳动人民英雄表里如一、质朴谦逊的本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ulanshi/746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