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并且他在散文、诗、词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是人们非常喜欢和尊敬的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及政治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的故事,欢迎阅读!

  欧阳修的故事篇一: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大臣,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二十四岁中进士。曾任谏官,为人刚直,敢于谏诤,而且注意擢用贤才,提拔后进。在开明派范仲淹和保守派吕夷简的斗争中,他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和打击,屡遭贬官。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公元1035年五月初一,范仲淹上言:“臣下最近亲耳听到陛下言及孔道辅曾经建议迁都西洛,臣下认为是不可以的。国家太平,怎能有迁都的建议!不过,西洛确实是帝王的住所,凭恃潼关、黄河的险固,边境不宁,就可以退守。应该逐渐经营仓廪,陕西有余粮,可以顺河运输而下,东方有余粮,可以逆河运输而上,几年之间,差不多就有了粮食储备。太平时期就居处东京通畅的地点来方便天下,急难时期就居处西京险固的所在来镇守中原。

  《易经·坎卦》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就说的是这种情况。先王修德来使远人心服,然而居安思危,所以不敢放弃军事。陛下在内专心修德,使天下的人听不到您的过失,在外致力设险,使四方外族不敢产生侵犯念头,这是长治久安的路线。”

  初九,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贬职为饶州知州。

  范仲淹上疏言事无所回避,大臣权贵大都憎恨他。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晋升为官的往往出于他的门下。范仲淹上言:“授人官职的规则,君主应该了解其升降的次序,晋升罢退朝廷近臣,不应该全都委托宰相。”又呈上《百官图》,指着图上的次第说:“这样叫做序迁,这样叫做不次,这样做就算公正,这样做就属偏私,陛下不可不明察。”吕夷简知道后更加不高兴。

  宋仁宗曾经将迁都事询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范仲淹迂腐不切实际,有名无实。”范仲淹听说这事,就写了四篇评论献上,第一篇题目是《帝王好尚》,第二篇是《选贤任能》,第三篇《近名》,第四篇《推委》,主要是指责时政。又说:“汉成帝宠信张禹,不怀疑国舅家族,所以招致了王莽之乱,臣下恐怕今天的朝廷中也有张禹那样的人物败坏陛下的家法,不可不早加辨识。”吕夷简闻知勃然大怒,将范仲淹说的话在仁宗面前分辩,还控诉范仲淹越职言事,引荐私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也前后上疏回答辨析,言词更加严厉,因此而被贬官出京。侍御史韩缜迎合吕夷简的心意,请求将范仲淹的朋党名单张贴在朝堂,严禁百官越职言事,宋仁宗依从。

  当时追究朋党相当急切,士大夫们畏惧宰相,很少有人肯为范仲淹送行。天章阁待制李绂、集贤校理王质都携酒去给范仲淹饯行,王质又独自留下和范仲淹说了几个晚上的话。有人因这事谴责王质,王质说:“希文是位有贤德的人,能够算作他的朋党,那是很荣幸的呀!”希文是范仲淹的字。王质曾经担任蔡州知州,蔡州人每年按时祭祀吴元济的庙。王质说:“怎么竟有叛逆丑恶的人在庙中享受祭食呢?”捣毁他的像,改立狄仁杰、李诉的塑像,加以祭祀。

  范仲淹被贬谪后,谏官、御史没有敢为他说话的。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上言:“范仲淹从前上疏言事,说的是陛下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的事,尚且以为他说的合乎典礼而从优加以奖励;今天竟被指控抨击大臣,而重加谴责。臣下以为,倘若他的言论不符合圣意,就在于陛下听与不听而已,怎么能当成罪过呢!西汉汲黯在朝做官,他认为平津侯公孙弘为人多诈;东吴张昭评论军将,他认为鲁肃年少粗疏,汉武帝刘彻、吴主孙权,对双方都加以任用,没有猜疑。陛下自从亲临国政以来,三次贬逐上书言事的人,恐怕这不是太平盛世的善政。请求迅速收回成命。”十五日,将余靖贬职为监筠州酒税。

  十八日,贬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酒税。

  在此之前尹洙上言:“臣下曾经认定范仲淹为人正直诚实,不歪不斜,情义上他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自从他被加罪,朝里多有人说臣下也是被他推荐的,范仲淹既然由于结党营私得罪,那么臣下自然就应当随从处罪,乞求从而降职罢黜,用来彰明国家的大法。”宰相吕夷简愤怒,于是就把他贬逐。

  二十一日,宋朝将镇南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欧阳修贬官为夷陵县令。

  起初,右司谏高若讷上言:“范仲淹贬职之后,臣下尊奉朝堂上的布告,不敢妄加营救。而今欧阳修发出书信给臣下,说范仲淹平生刚强正大,通古知今,朝班中没人能和他相比。欧阳修责骂臣下不能辩白范仲淹无罪,仍然能有脸面接见士大夫,出入朝廷自称谏官;还说臣下不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又说当今天子与宰相因为不合心意放逐贤人,指责臣下不敢进言。臣下认为,贤人是国家做好治理工作的依靠,假若陛下由于贤人不合心意而予以贬逐,臣下应该进谏;假若宰相由于贤人不合心意而加以贬逐,臣下应该力争。范仲淹不久以前由于论事确切坦率,速加重用;而现在肆意狂言,咎由自取,怎能说他无罪!臣下恐怕中外吏民听说此事,说天子因为不合心意贬逐贤人,那造成的损失就不小了。请求命令有关官员召见欧阳修加以告诫晓谕,以免蛊惑众听。”顺便上交了欧阳修的书信,欧阳修就因此被贬。

  西京留守推官仙游人蔡襄,撰作《四贤一不肖诗》。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不肖,是斥骂高若讷。泗州通判陈恢,不久上疏请求追究做诗者的罪,左司谏韩琦,弹劾陈恢越职希求恩宠,应该给以重贬,没有得到答复,而蔡襄做诗的事也置之不问了。

  光禄寺主簿苏舜卿上疏说:“孔道辅、范仲淹,刚毅正直,不屈不挠,以至做了御史、谏官,后来虽然改任其他官职,也不忘进献忠言,二臣并非不知道几年闭口不言,安坐便可得九卿辅臣之位,他们只是不愿辜负陛下委任关注的恩意;不料都横遭中伤,被贬谪远去,使正派的朝臣丧失了胆气,耿直的士人咬住了舌头。从前晋侯问叔向说:‘国家的忧患以什么事为最大?’叔向回答说:‘大臣为了保持俸禄而不进行劝谏,小臣害怕得罪而不敢发言,下情不能上达,这是最大的忧患。’现在国家设置各种爵位,应当严格要求官员们秉公尽忠,怎么可以教他们恭顺沉默!

  通过奖赏让人们进谏,还怕人们不说话;加罪敢于说话的,谁还肯进献意见呢!人情闭塞,上边的地位就孤立危险,深思及此,实在令人震惊恐惧。希望陛下发布德音,停废前诏,殷勤采纳忠言,可以长守隆盛太平。假若朝堂的诏榜不除,欺骗蒙蔽成了风气,那么,不仅堂下疏远于千里,愚臣还恐怕指鹿为马的怪事又出现在当今的朝廷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ouyangxiu/507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