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平凡的世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很久以前读过平凡的世界,记忆模糊了,记忆中只留下西北漫漫缥缈的尘烟,挥之不去。

  一连几天,废寝忘食的,又看了平凡的世界。

  看到结尾,眼睛里饱含着热泪,看的我激动不已。

  书中的人物,特别是刘家老二,一口的书面语言,几个人凑一起,长篇大论的理想啊,努力啊,进取啊,一看就是作者“路遥”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通过刘家老二的口,不停的说平凡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是多么的需要,但是最后还不都是离开了那些平凡的工作,离开才意味着,理想,努力,进取。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平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平凡的事,也许是小说的原因吧,故事中的主人公,做了几件轰轰烈烈的事,但是,时代不同了,“路遥”那个时代过去了,理想,努力,进取,不再是轰轰烈烈,也没有轰轰烈烈了。现在是坚持,韧性,再坚持,再韧性,有时一瞬间,有时几年,别人看着轰轰烈烈,自己身在其中,就是坚持,韧性,再坚持,再韧性。

  书中兄弟俩,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就是现代版的“红袖添香”,男人都希望这样,都希望自己强大,强大到“红袖添香”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整个书中的文字,弥漫着蓬勃的,向上的,一往无前的,是个男人都有的,“梦”的光辉。时代是不同了,但是,一代一代的好男儿,都在延续着这个梦。“路遥”你在天堂,可以安息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

  我知道《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源自于央视新闻的推荐。此书被誉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于是,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半信半疑的在网站上买下了这一套书。由于本人平时对小说类的书籍大多敬而远之,所以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看小说,对这本书也有着莫名的期待。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阅读经验,凡是小说类的书籍,只要快速的扫读就可以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当我这样去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发现我遇到了阅读障碍,这本书的文字太细腻了,扫读的过程中,就会错过作者描写的对故事情节至关重要的细节!当我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后,我不得不开始逐字阅读。

  小说描写的是1975—1985年十年期间,普通的农民在时代变化之下的生存状态,是一本纪实类小说。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出生在贫困的山村,家庭条件在村里是倒数的。他的祖母,常年卧病在床,家里有母亲,还有在上学的弟弟和妹妹。大姐虽然嫁给了邻村的男人,因为他男人不出去劳动,大姐和她两个孩子的生计也落在了他家。全家人的生计都靠着他父亲出去劳动挣工分。

  在他13岁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放弃学业,主动提出同父亲一起养家糊口,下地劳动。他觉得,他自己不能上学没关系,但是他一定要让他弟弟妹妹去上学。而且,父亲一人负担这么一家人实在是太辛苦,太吃力。他长大了,现在可以去地里劳动帮助父亲,减轻父亲的负担。

  在他18岁那年,凭着他的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全票通过被选为一队的队长。他当然明白,他以后就是全家的顶梁柱,家里人都指望着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那份对家庭的责任感,给了他无限的力量,让他不敢怠慢生活,因为一旦他松懈了下来,家里人可能就没有饭吃。

  孙少安那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他个人的选择。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他对自己太差了,放弃学业,成全自己的弟弟妹妹。也不能勇敢的接受自己心爱人的表白。为家庭付出,承担着家庭带给他的沉重,这就是他的一切。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弟弟离开山村去县城打工挣钱,他的妹妹考上大学,他的姐夫改邪归正开始挣钱养家,他家里人都能吃饱饭的时候,他是幸福的。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倡导的是追求个体的幸福。那句“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不追求自己幸福的人就像是异类。

  我们不知疲惫的去追逐幸福,幸福却如此短暂又难以捉摸。但是,请停下来,问一问自己,你可以追求你的幸福吗?想想自己为家里人做的贡献,是否应该感到惭愧。

  在寻找个人幸福之前,我们不能忘却在我们生活里最重要的家人,不能忘却我们应该承担的对家庭的责任。舍弃掉或者淡化那一份责任感,并不会让我们幸福,而是会让我们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勇于承担生活所赋予我们的责任,负重前行,我相信,幸福就在藏在那一份担当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2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有声。

  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情绪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着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示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安与少平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生。不向命运妥协,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厂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被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的妻子却劳累至喷血;天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她毕竟还带来孩子;金波呢,还不知道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人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者路遥偏偏那么残忍!

  我有些明白: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很多作品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正是书中人物结局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ngfandeshijie/20015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