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琵琶行》说课稿范文(2)

琵琶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拟采用“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1)通读:要求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感情,初步了解全文。

  (2)精度:重点阅读第二诗段,思考:这一节作者是怎样把无形的琵琶声用文字描绘出来的?琵琶乐曲是怎样变化的?

  (3)解读:通过板书结构分析及学生的讨论分析,掌握本诗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课文。

  教师充满激情的吟颂唐宪宗的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并简要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重新认识本诗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板书小结课文结构。

  通过学生对前两节课的回顾复习,在整体阅读、局部研读的基础上,分析本诗的明暗线交织的双线式结构,要求学生顺着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梳理全文,搞清本诗明暗对照式的类比式结构写法。

  (三)、概括分析写作特点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三)、对比阅读,迁移提高。

  让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另一首五言古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分小组讨论它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四)、布置作业,拓展训练,综合领悟。

  作业:1、熟读本诗,背诵第二段。

  2、完成思考练习和同步训练。

  3、自读白居易的另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paxing/173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