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琵琶行》教案(3)

琵琶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琵琶行》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

《琵琶行》教案 篇4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代诗歌,阅读前线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味。

课前预习:

  朗读该诗,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课时:

  琵琶行(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3·翻译该诗。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度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

  3·能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字词,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二、译一译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

  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

  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三、背一背

  要求优秀学生在10-15分钟背诵全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paxing/41893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