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钱塘湖春行》的翻译(2)

钱塘湖春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钱塘湖春行》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钱塘湖春行》是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国学启蒙》上册中唐宋律诗部分选编的内容。本内容作为初中七年级课程而被选入,主要是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加强国学熏陶。国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神,厚积人文底蕴。我国的国学内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优雅的情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

 二、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国学知识用于生活中。他们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同时,他们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哪怕是老师的建议他们也是难以从心底接受。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杭州西湖的风景图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魅力无穷的西湖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亘古不变的主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白居易的古诗——《钱塘湖春行》

 (二)、自主感悟,读准诗句。

  1、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朗读。要求:字正腔圆,朗朗上口。发现并指出彼此的优点,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别忘了给对方委婉地指出来。

 (三)、揭题,质疑。

  1、标题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情:出游)

  2、从标题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

  ①古诗写了哪些春景?

  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春景: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

  ②作者游览的路线怎样?孤山寺—贾亭—湖东—白沙堤

 (四)、自主理解,探究诗意。

  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并思考刚提出的问题。

 (五)、讨论交流,体悟情理。

  1、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2、通过合作,达成共识。

  3、师生交流。

  4、质疑疑难,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六)、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激情拓展。

  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自孙校长给我们带来“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之后,特别是通过对《山那边的风景最好》的阅读、践行与反思,我对“以学定教,开放生成”的三段式教学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三段式开放性教学”的课堂通过“自学、互动、检测”三个环节,让课堂上原来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让无声的学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纵观我的这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一)、能以“以学定教、开放生成”的理念贯穿整个课堂。

  用问题来引领整个课堂,问题的来源:一是老师在课前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情的分析,自己预设的问题;就本堂课所授,《钱塘湖春行》揭题环节,让学生就题意的理解来质疑,①古诗写了哪些春景?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此问题是学生在课堂生成的问题,原来预设的是作者游览的路线怎样?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有一定的差别,于是就在课堂由学生的问题为其最近发展区而展开教学活动。)二是学生在自学、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的环节,发现他们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区域的问题。比如,在检测学生的预习环节,具体要求是:1、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2、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朗读。要求:字正腔圆,朗朗上口。发现并指出彼此的优点,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别忘了给对方委婉地指出来。在我预设的环节应该是学生一个精彩的展示,给他们以一种示范,一种学习中积极性的调动与肯定。而在实际检测中,就有单××同学在朗读中出现一个明显读错的字:贾(把jiǎ读成gǔ)。这是不可预设的一种问题,也让我们在课堂及时给他们正音并通过诵读进行强化巩固。三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检测中生成的问题。在互动环节对问题的解决中,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我预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诗中的春景: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而在互动环节就有学生提出“孤山寺”、“贾亭”等地点。在课前的预设中我还准备了一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题:

  你我来闯关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                 )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                 )

  ④、最爱湖东行不足 (                )

  2、我会填:

  ①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

  ②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3、下列说法正确吗?

  A文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是初春湖面景色。 (   )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和“谁家”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     )

  西湖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咏赞西湖的诗文很多,你们能举出一些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但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进度难以达到那种程度,于是,哪怕是教师设计得再好,也毫不犹豫地舍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这一主体为根本出发点。

 (二)、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学、互动、检测”三环节。

  其一、在课堂预设中能以一个大三段的形式设计,各环节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比如,在检测预习效果时的要求是: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自主学习时的要求是:1、默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2、如有新的问题请记录下来。在小组内学习时的要求是:1、说说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交流自己不会的问题。2、记录好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实现了学生有目的的自学,在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教师掌控下的开放,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二、在课堂的设计上又能不拘泥于自学、互动、检测的固定模式,能合理地把检测前置,通过检测发现学生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还能结合学生的发展和课堂的推进而适当地删减部分预设内容。比如,课前预设的闯关练习题能在学生学习的进程中删除。

 (三)、能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

  在课堂预设中,课前合理地运用图片与音频效果。不但很好地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同时还给了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较好地把大家带入学习情境。在课堂结束处也运用音频效果,让学生入情入境地酝酿情感,从而更好地升华情感,增强自身的体悟。

  作为学生,尤其是好动、好奇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不是头头是道的理论,更不是自上而下的训斥与灌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参与、互动、交流的平台,一个在他们迷茫困惑时适当而又及时地点拨,一个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雪中送炭式的灵感,这也正是“三段式”课堂的魅力所在,而我在运用操作此理论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遗憾。

 (一)、“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式的操作呆板而不灵活。

  整个课堂囿于三段式的固有模式,虽有“自学、互动、检测”诸环节,但整个课堂缺乏小学生课堂应有的灵性。在课堂的运行上,虽有检测环节的前置,但从整堂课的发展来看,显得生硬艰涩,亮点不多。学生主要接受到的也只是书本上所给予的信息,并没能就其年龄阶段所探究的兴趣点。究其根本,就是我对三段式的具体运用的不熟练,不能得心应手。在具体各学习环节的处理上明显的不当,自学与组内互动环节耗时过多,使学生停留在浅显的表面知识的反复中。在这样的停滞不前的教学中,无谓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进一步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致使对古诗横向、纵向的知识迁移与拓展变成了一句空话。

(二)、国学课堂教学知识面窄,缺乏一种大国学的概念。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我们所选的篇目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在这堂课中,虽能在“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式框架下操作,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但针对《国学启蒙》这一课程来说,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辨能力、观察能力等显得不足。要是在开篇能更多地搜集展示西湖的图片,并将今人对西湖的认识与评价,古人为西湖而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字,那将使学生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的角度,对西湖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更好地达到我们开设《国学启蒙》这一课程的初衷。

 (三)、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迫切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在小组建设中,我也进行了依据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每组选一名得力的组长,让小组成员共同磋商、集思广益,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通过培训小组长,使之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要求他们能以身作则,做组员的榜样,还指定好组规,并公开、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组员。由于成立至今,有些组长对己要求不严,或并不能在组内起示范作用,造成个别小组徒有其形。还由于个别学生的个性,部分小组在老师不能亲身下到组内指导时,只有表面的应付,而没实质上的互动学习。今后在学习小组的建设,让他们树立一种主人翁精神,也将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反思刚过去的这堂课,心中遗憾多多,要是重上这堂课,我将从以下几点着手改进设计:一、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国学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教师要做到真正从内心的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二、注重国学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迁移,不囿于文本,给予学生一种大国学理念。三、开课给学生以更多的图片、视频、古诗文资料等生活素材,构建其对西湖最直观的印象。四、开放更多的体现在学生在基本问题掌握的基础上对更多新问题的提出。五、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精选一些有难易梯度的练习,在检测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注重了学习的过程。通过检测,夯实重点、兼顾非重难点的检测作用,强调学习的结果,真正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聆听欣赏,也不再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他们学会了在创造和主动获取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他们正一步步在自主开放的空间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也将在不停耕耘中忍受那份蜕变的阵痛,感受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antanghuchunxing/1619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