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秦观的诗词特色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秦观,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

  风格即是人格。一个作家的创作的艺术风格往往受他的思想、气质、才华、人生遭际以及审美观点、创作个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秦观的对人生和艺术范型的选择,与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价值观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与他所结交的人也有深刻的联系。

  秦观可以说是“古之伤心人”(冯煦《蒿庵论词》)。他的词渗透出伤心地泪水,充满了浓浓的悲伤惆怅与怨恨之情。“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秦观的愁恨堪比江海,他的悲伤是他经历坎坷后从心底流露出来的。“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蒿庵论词》)

  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各地,充分表露出豪宕不羁的个性情怀。秦观从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家大事,熙宁元年(1068),他21岁,因目睹人民遭受水灾的惨状,创作了《浮山堰赋》,对百姓的苦难表示出深切的同情。为了抵御辽夏的侵扰,他曾研究兵法,写作《郭子仪单骑见虏赋》,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寄托了自己宏大的理想抱负,准备驰骋沙场,建立不朽的奇功伟绩。熙宁十年(1077年),28岁的秦观专程去徐州拜访苏轼,二人从此结下终生友谊。秦观在苏轼勉励下,于元丰八年即1085年及第,但在他将正式步入仕途之际,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秦观既不甘心于没世无闻,又担心宦途风波险恶,这种矛盾心理可以从他改字少游中反映出来。 绍圣元年(1049),新党人士章棹、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在离开汴京之前,秦观重游城西金明池,抚今忆昔,感慨丛生,遂以凄苦的笔调创作了《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3246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