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雪》的产生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很多人都像知道《沁园春雪》到底是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就让yjbys小编告诉你。

《沁园春雪》的产生

  《沁园春雪》的产生: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由于陕北苏区地旷人稀、十分贫困,供应不起云集到陕北的毛泽东、徐海东、刘志丹的三大红军主力部队.毛泽东批判了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以巩固求发展的消极保守方针,提出了以发展求巩固的积极进攻方针,决定率红军主力东渡黄河,开辟新区、壮大队伍、筹集资金、对日作战,扩大我党的抗日影响,推动全国抗战高潮早日到来.

  为给红军东征开辟道路,毛泽东身着棉衣、脚登棉鞋、手拄树棍,亲率100多人于1936年元月下旬,冒着严寒,晓行夜宿,于2月5日清晨来到滔滔黄河西岸15公里处的清涧县袁家沟村.刚刚住下,莽莽苍天就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顿时,天地一片迷懞.霎时,白雪就把逶迤起伏的群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片皆白,蔚为壮观.壮丽的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创作灵感,毛泽东决定填词一首.

  2月7日,户外寒风凛冽,毛泽东居住的窑洞里,烛光通明,身着灰棉布军装的毛泽东精神矍铄,毫无倦意.毛泽东时而在军用地图前凝神静思,时而俯首案前批阅文电.值班警卫几次进去,送开水,剪烛花,添木炭,他如同没有看见.秘书送来了彭德怀的急电:东渡工作,准备就绪.夜深了,炊事员用大米、小米蒸好两米饭和几块干馍片做成的夜宵,仍放在搪瓷饭盒中.他无心用餐,却点燃了一支香烟,急忙在一张2尺见方、油漆斑驳的小炕桌上,展开陕北土产的白麻纸,挥毫疾书,飞龙走蛇,一口气写下了不朽名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山,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该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写人.景分暗景与明景,人写古人与今人.在上阕,毛泽东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浓笔重彩地描绘了东征途中他所见到的雄浑壮丽的北国风光.在下阕,毛泽东以革命巨人的批判眼光,回顾与点评了曾经活跃在祖国历史舞台上的几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的功过.

  篇末点题,表达了一个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到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人物,不是这些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制度而奋斗的帝王们,而是当下正在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此词意境特高,其纵论千古、扭转乾坤的磅礴气势与万钧之力,无人能比.

  此词不仅意境特高,而且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极致.写景横括万余里,论史纵贯数千年.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写景与写史相结合,评古与颂今相结合,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这是一幅奇美的风景画,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这是一篇英雄的宣言书.既有抒情美,又有阳刚美;既有意境美,又有崇高美;既有绘画美,又有音乐美.读过此诗的人,凡不带妒忌与偏见者,无不称颂不已,叫绝不停,公认是一首难得的千古绝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2537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