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在山的那边课文实录(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解读山海,品味寄予

  师:你们读得这样热烈,请问是什么在激动着你呢?

  生:大海!

  师:是啊,我们生长在内陆的孩子,几乎每一个人,都天然地有着对海的向往,向往着那种波澜壮阔,向往着那种一碧万顷。想想看,在这里,海仅仅是海吗?山仅仅是山吗?

  生:不是,海代表成功,山代表失败。

  生:海代表信念,山代表阻碍。

  生:海代表信心,山代表失望。

  生:海代表成长,山代表挫折。

  师:总结大家的发言,我们归纳一下:在这首诗里,海不仅仅是海,还象征着梦想,山不仅仅是山,还象征着追梦过程中遭遇的重重困难。注意,象征和比喻不同,比喻是就一个句子来说的,而象征是从整篇文章来说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从登山到看海,这段长长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波波折折?再读诗歌,把最能表现其中曲折艰难的词语找出来。

  学生找,讨论,准备回答。

  师:这个梦想,最初开始于一个地方——

  生:窗口!

  师:是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给自己打开一扇窗太重要了。我们来画出这个登山的过程:

  (画出连绵的山,一座比一座高,直到最后一座最高峰。第一座山上写上。第一座山上写上“那个山顶”,在最后一座山上写上“这样一座山顶”,在每一座山里面书写“一次又一次”“一座座”等词语,然后画出一片蔚蓝的海。)

 四、回望窗口,聚集眼睛

  师:当“我”从窗口出发,登山“那个山顶”,历经波折,终于“攀上了这样一座山顶”,我终于看到了一片蔚蓝的大海,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说,梦始的地方,有一扇打开的窗,那么,梦圆的地方则有——

  生:大海!

  师:再想想!

  生:眼睛!

  师:有一双惊喜的眼睛。现在,你就是那个终于看见了大海的孩子,站在大海边,回望当初那扇小窗,回望那段来时的路,你的眼睛里会有什么?

  生:我的眼睛里会有激动的泪水,我终于看到了大海,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太开心了!

  生:我的眼睛里有曾经纯真的梦想,和曾经的每一个脚步。

  生:我的眼前会出现小时候伏在窗口痴想的画面,还会出现自己在爬山时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后又爬起来的`动作,痛苦在今天看起来,也是美好的。

  师:是的,痛苦会过去,而美丽永存!

  生:我的眼睛里有我过去坚持不懈的努力。

  师:我问问你,爬山那么辛苦,山顶又遥不可及,你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懈呢?

  生:......

  师:面对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需要什么精神?

  生:老师,我知道!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是啊,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莫顿·亨特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吧——

  生: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如果根据本课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说——

  生:不要想着远在上面的山顶,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直到看到大海!我觉得你们回答问题都不习惯于优美的表述,我们来看看年级第一名是怎么表达的,孙越,秀一下你的口才!

  生:我认为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年少的梦,还有他自己经历过的路,翻越过的山,还有品尝过的苦难。但我认为他不会有丝毫的悔恨,成长需要经历苦和痛。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大路不会留下成长的足迹,但我已经走过。

  师:然后,当我们回望那扇窗,回首那段路,我们会无怨无悔地说一句——小时候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来到那片蔚蓝的海,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学生鼓掌。

  师:多么美的表述啊!这就是活生生的诗歌啊!

 五、感悟成长,追逐心海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一段一个人的旅行,有些黑暗,你必须独自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我们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经翻越过什么山,又来到了什么样的海呢?先思考,再回答,没有经过思考的表达,意义不是很大。

  学生思考,用笔记录。

  生:我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现在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做事利索多了,我翻越了拖拉的山,来到了利索的海!

  生:我以前语文成绩不是很好,但我每天都很刻苦,最后语文成绩变好了,我翻过了无知的山,来到了知识的山!

  生:我......我......嗯......

  众生大笑。

  师:你别担心,大家的笑都是善意的。

  生:嗯......就是......

  众生再笑。

  师:你们可以笑一次,但不可以笑第二次。加油!

  生:我以前胆子很小,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冲到厕所上完厕所,回来继续睡觉。

  师:然后,你发现你并没有少一根毫毛。今天,至少在今天,你翻过了胆怯的山,来到了勇敢的海。

  生:在补习班的时候,老师要我读我写的文章,以前我都是非常胆小的,但这次我很从容地读出来了,我觉得我也翻过了胆小的山,来到了勇敢的海。

  师:我这两年坚持写博客,坚持读书,说难也容易,说容易也难,但是,我一天一天坚持了下来,用阅读改变自我,用写作对抗虚无,我打败了时间,也打败了懈怠,我觉得我翻越了懈怠的山,来到了思想的海。我想我是一片海,可以容纳丰富的思考,也能荡起美丽的浪花。现在,我想说,做一片海,真好!最后,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家里呆着,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去攀登一座座的山?你们不用回答,只需要默默地想。

  生默想两分钟。

  师:为什么我们需要登山?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有一天,我们登上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顶峰,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会抵消一切的苦难和挫折。在人生的路上,让我们记得不断地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擦亮一双眼,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在山的那边课文实录】相关文章:

1.在山的那边课文

2.《山的那边》课文

3.在山的那边课文原文

4.在山的那边课文内容

5.《在山的那边》课文原文赏析

6.在山的那边课文结构分析

7.在山的那边人教版课文

8.在山的那边散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211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