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海市蜃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①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实在太奇妙了吧!

《海市蜃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②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③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④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⑤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

  ⑥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⑦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⑧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

  6、第②段的说明对象是()(2分)

  A海市蜃楼的奥秘?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市蜃楼是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

  B“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旅行者的无奈。

  C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奥秘以及名称的由来。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这句话,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第⑤段中,作者把“空气和光”比作“魔术师”,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C“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这句话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D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所以说明文中不能用“大约、大概、上下”等词语,因为这些词语没有数字准确。

  参考答案

  6、B

  7、B

  8、D

【《海市蜃楼》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海市蜃楼》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3.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4.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5.《海市蜃楼》沈括 阅读答案

6.初中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7.《海市蜃楼》 沈括 阅读答案

8.《手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333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