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诗歌阅读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初发扬子⑴寄元大校书诗歌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诗歌阅读答案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⑵安得住。

  【注释】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8.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分)

  9.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描写了诗人乘船往洛阳方向渐行渐远,在迷茫的烟雾之中,他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残钟余音,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2分)

  这两句,以景喻情,融情于景,言简意深。船已启行,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如此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表面平淡,内蕴丰厚。(3分)

  9、后两联直抒胸臆,抒写内心感慨。(2分)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分别容易重逢难,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自己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世事又怎能由个人作主呢?(2分)后两句蕴含了诗人羁縻漂泊、无法自主的身世之感。(2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诗歌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答案

2.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题及答案

3.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答案

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阅读试题答案

5.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阅读练习

6.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7.唐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鉴赏

8.《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597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