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译文(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原文】世祖在潜邸①,海云禅师被召,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②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

  【注释】①潜邸:指天子即位前居住的宅第。欧阳修《代人辞官状》:“属潜邸之署官,首膺表擢,陪学黉之讲道,无所发明。”  ②三式六壬遁甲: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古称为三式,是东方古代最高深的预测学,而六壬又为三式中之最。

  【译文】元世祖即位以前,海云禅师被召到他的住处,听说刘秉忠博学多艺,邀请他同行。晋见元世祖后,刘秉忠回答问题,很符合旨意,多次解答世祖询问。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元世祖很喜欢他。

  【原文】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①赞②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③不可胜计。

  【注释】①每:往往,常常。  ②赞:告诉,介绍。《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③全活:使动用法,使保全,使存活。

  【译文】癸丑年,跟着元世祖征讨大理。第二年,征服了云南。常常介绍天地是爱好生灵的,以王者的英明神武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所以攻克城的时候,没有杀一个人。己未年,刘秉忠跟着皇帝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皇上,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原文】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①、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②。于是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③粲然一新。

  【注释】①大经:大法、常规。《论衡·本性》:“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  ②闻:使听到。李密《陈情表》:“谨拜表以闻。”  ③ 文物:文人,文士。叶适《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译文】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修养百姓的好方法,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皇帝听。于是朝廷的旧臣、山林的隐逸之士,都被录用,人才济济,粲然一新。

  【原文】秉忠虽居左右,而犹不改旧服。至元元年,翰林学士王鹗奏言:“秉忠久侍籓邸①,积有岁年,参帷幄②之密谋,定社稷③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帝览奏,即日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妻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④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注释】①籓邸:藩王的府邸,这里指代皇帝。《明史》:“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 ②帷幄:天子的住处必设帷幕,喻指帝王、朝廷。  ③社稷: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④燕闲:安定闲暇。燕,通“宴”。

  【译文】刘秉忠虽然常在皇帝左右,却仍然不改换旧日的服装。至元元年,翰林学士承旨王鹗上奏说:“刘秉忠长期侍奉在皇上身边,有很多年了,参与国家的机密,制定国家的大方针,忠心勤恳辛苦功高,应加以奖励推崇。”皇帝看了他的奏书,当天就授予刘秉忠光禄大夫之职,位居太保,参与中书省政务。下诏让翰林侍读学士窦默的女儿嫁给他。刘秉忠接受命令之后,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大小,凡是有关于国家的大事,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的皇上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越来越宠爱信任。他空闲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以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所提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原文】十一年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①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②,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出内府钱具棺敛,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

  【注释】①阴阳术数: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术数,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系统。《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符契:契约、凭证。《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卷者,所以为信也。”

  【译文】至元十一年秋八月的时候,刘秉忠没有生病端直地坐着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听说后惊叹哀悼,对群臣说:“秉忠侍奉我三十多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发表意见毫不隐晦掩饰,他精通阴阳术数,占卜事情预知未来如合契约,非常应验。只有我知道这些,其他人不可能听说啊!”皇帝拿出国库的钱为他置办了棺木敛服,派礼部侍郎赵秉温护送他的灵柩回到大都安葬。

  【原文】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①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平昔。每②以吟咏自适③,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无子,以弟秉恕子兰璋后。

  【注释】①极:达到极点,尽头。  ②每:往往,常常。  ③适:满足,畅快。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刘秉忠自幼好学,到老不松懈,虽然达到了臣子最高的地位,却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天恬淡安静,与平时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他的诗歌恬淡闲散,正像他的为人。有文集十卷。他没有子女,过继弟弟刘秉恕的儿子兰璋当做自己的儿子。

【《刘秉忠传》阅读答案附译文】相关文章:

1.《刘秉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宋史叶衡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3.《宋史吴昌裔传》阅读答案附译文4.《陈书谢贞传》阅读题的答案附译文

5.《宋史陈希亮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6.《明史·杨士奇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7.选自《唐才子传·李贺》原文阅读答案附译文

8.《北史·苏绰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9004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