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野餐课文的内容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野餐》是湘教版第六册课文,我们应该好好了解这篇课文,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野餐课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野餐课文的内容

  暑假到了,聪聪吵着要到溪边玩水消暑。爸爸说:“山里的孩子要能在野外独立生活,等一下带你们到溪边野餐,在山洞里过夜。”

  “太棒了!”妹妹兴奋地叫起来,拖着爷爷奶奶一起去。祖孙三代出发了。

  在往溪谷的路上,大人们就开始向大自然“买菜”了。爷爷挖了一大串葛藤的块根,说:“这个可以当饭吃。它喜欢长在阳光较强的地方,在山路边很容易找到。”奶奶则在另一边比较阴湿的地方,采了一大把蕨的嫩叶,说:“晚上的菜有着落了!”过了一会儿,妈妈从林子里摘了几个山刺瓜,说:“山刺反煮的汤,包你们没吃过。”

  他们就这样一路采采停停,到达溪谷的时候,已经快黄昏了。爸爸指着一个凹入的石壁说:“晚上,我们就在这里过夜……”

  爸爸的话还没说完,聪聪就迫不及待地跃进溪里,泡起清凉的溪水浴。爸爸说:“大鱼躲在比较深的溪潭,看我把它们捉上岸。”他拿来一根削尖的木棍,潜入水里。不一会儿,爸爸冒出头来,木棍上叉了一条鱼。聪聪惊喜地问道:“爸,你怎么这样厉害?”“向水獭学的.呀!”爸爸说着,头往水里一栽,身体一伸,两脚一蹬,又潜入水底叉鱼去了。

  “哪里有水獭呀?我怎么没看见?”妹妹在一旁问。

  爷爷听了,回答说:“看不到了!你爸爸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这里水獭很多。”

  太阳快下山了,他们燃起了篝火,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

  爷爷唱起了山歌,爸爸和聪聪烤鱼、烤虾,奶奶、妈妈和妹妹忙着煮野菜。一会儿,一道道野味上桌了,有葛根粥、蕨叶炒山姜、野菜炒虾仁、山刺瓜姜汤,有烤鱼、烤虾,还有在火堆里焖熟的天门冬块根,真是丰盛极了。

  野餐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餐、棒、葛、煮、凹、浴、削、姜、仁”9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当、盛”。

  2.默读课文,能叙说野餐的快乐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寓情导入

  1.课件播放聪聪一家围坐篝火旁野餐的配乐画面。

  (太阳快下山了,夕阳落照,泉流不绝,山谷深幽,如诗如画。聪聪一家人围坐在篝火旁,爷爷唱起了山歌,爸爸和聪聪烤鱼、烤虾,奶奶、妈妈和妹妹忙着煮野菜,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野餐场面。他们一家人尽情欢笑,正享受着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同学们,你们也有过在外野餐的经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聪聪一家到溪边野餐,在山洞过夜,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吧!(板书课题:野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聪聪一家在外野餐,他们非常快乐)

  (三)小组学习,掌握字词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

  2.检查自学效果(卡片出示)。

  重点指导:“餐”是平舌音,“煮”是翘舌音,“棒、统”的韵母是后鼻音,“削、姜”是三拼音节。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当”有两个读音——dàng、dāng,本课读dàng;“盛”有两个读音——chéng(回忆第7课生字)、sèhng,本课读shèng。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棒、浴、仁、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前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餐、葛、煮、姜”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凹”字较难写,共五画,注意笔顺与笔画名称:“竖,横折折,竖,横折,横”。教师示范写“凹”字。

  本文许多词语是表示食物的名称,可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结论)

  第一段(1~2自然段):暑假里爸爸决定带我们全家到溪边野餐,在山洞过夜。

  第二段(3~7自然段):我们向大自然“买菜”。

  第三段(8~9自然段):我们全家野餐的快乐情景。

【野餐课文的内容】相关文章:

1.《雨说》课文内容

2.小学课文春雨内容

3.《手指》课文原文内容

4.《猫》课文内容

5.《石榴》的课文内容

6.《石榴》课文内容

7.课文争吵的内容

8.《春联》的课文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22465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