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

  《野田黄雀行》是曹植的一篇诗作。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对曹植心存疑忌,本诗作于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被杀之时。②捎:挥击,削破。③摩:接近、迫近。

  1.“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诗歌是怎样以对比手法来塑造少年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

  1.(5分)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或用比兴手法),(2分)以树大招风、海阔生波来暗喻自己险恶的政治处境,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与忧惧,(2分)同时奠定诗歌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

  2.(6分)

  ①以黄雀的弱小与鹞的凶狠作对比,表达少年对强权的愤恨之情;

  ②以罗家得雀的喜悦和少年见雀被俘的悲苦心情作对比,表达少年眼见弱小被欺凌而无能为力的悲苦心境;

  ③以黄雀投罗的实写和脱网高飞的虚写作对比,表达少年救助友人的.心愿;

  ④以初时对“利剑不在掌”的叹恨和结尾对“拔剑捎罗网”的向往作对比,表达少年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 (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野田黄雀行》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

  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

  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

  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野田黄雀行》赏析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作。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愤情绪。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全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

【《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等 阅读答案

2.《等》阅读答案

3.绝唱的阅读答案

4.绝唱阅读答案

5.社戏阅读答案

6.做客阅读答案

7.看戏 阅读答案

8.炉火 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0187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