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平乐阅读答案(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平乐阅读答案6

  1. 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暖,惬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中说“最喜小儿无赖”,“无赖”应如何理解?

  答:

  3. 这首词用_______手法勾画了一家五口人_____________的生活,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

  4. 词的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5.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感情?

答案:

  1.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 贬义褒用,是“顽皮,淘气”之意,表现了小儿幼小天真,调皮可爱。

  3. 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4. “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5. 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清平乐阅读答案7

  清平乐

  周 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1)这是一首描写宋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闲雅”的具体表现。

  1)书斋里环堵皆书,垂帘密掩,温馨安谧,翠瓷壶中满插鲜花,花气飘逸研席之间,掀开垂帘,冬日阳光洒满窗户,一时满室生春。

  (2)①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一种散淡。例如,从上下片内容可推知,由于前夜弈棋太晚,夜深天寒,残局未收,一枕高卧直至满窗晴日。早上起来后,也一任棋残。②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具有极高艺术品位。图书满室,插花满壶,熏香满屋,晴日满窗,可见室雅。残棋未了,生上

  香炉,铺开研席,词人坐下来勘读唐碑,又说“无酒无诗情绪”,可见趣雅。③宋代文人的“闲雅”表现为精神境界之阔大。

  词作虽着笔于读书人的小天地,却用“欲梅欲雪天时”婉曲地回应了“无诗无酒情绪”,意在表明,当大自然欲梅欲雪之日正诗人欲诗欲酒之时,从而将境界从小小书斋推向隆冬将春的大自然,使人觉得人与自然相通,意远神怡,这正是中国文人和中国艺术阔大的精神境界。

清平乐阅读答案8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下:即台阶下。

  ⑴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别来春半:意思是,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李煜词《清平乐别来春半》

  ⑵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

  ⑶砌(q)下:台阶下。砌,台阶。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全句意思是,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⑷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⑸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⑹遥:远。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⑺恰如:《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⑻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更,越。还生,还是生得很多。还,仍然,还是。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3.从字数看,这首词是( )(1分)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4.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5.这首词抒写离情颇具特色,请结合画线句加以赏析。(4分)

  6、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5分)

  7、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3. A

  4.D(意境以苍凉概括不准确)

  5.可就寓情于景、双关等角度赏析,角度1分,分析2分,语言1分。如:画线句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抒写离情。乱字尤妙,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描写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来,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他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情思,将离人愁肠欲断的内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6.伤:离愁别恨;怎样描写:融情于景,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伤情。(4点各1分,语言1分)

  7. 作者怀着这伤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6分)

阅读练习二:

  8、词中的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诗句加以品析。(5分)

  9、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8.满字既写出了词人刚刚拂静身上的落花,随即又落满一身的景象,也写出了词人愁绪满怀,难以排解的烦乱心绪。

  9.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象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不就象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吗?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在你的眼前,使你无法摆脱!

  运用比喻手法,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译文: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赏析:

  《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一般认为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8620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