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平乐阅读答案(3)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平乐阅读答案9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_____________;词中出现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限用四字概括)的农村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茅屋旁,溪水边,青草地上;老头、老太婆和三个小孩

  2.悠闲恬静 描绘示例略,符合诗意即可。

清平乐阅读答案10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②,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③,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14.在词史上,____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分)

  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分)

  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

  (四)14-16题(8分)14.温庭筠(1分) 15.要点: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3分) 16.要点:(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则清新自然,如“拂了一身还满”,近乎白描化。(2)温词意象密集而纷乱,以客观描摹离别场景为主,情感内容显得表面化;李词意象鲜明而突出,客观景象如“落梅”、“春草与主观离愁别绪紧密结合,上下呼应,情味深厚隽永。(共4分)

清平乐阅读答案11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 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 一生不得志;②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分)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1分)比喻,将“满地残红”比之美丽的宫锦被污,表现出面对残春的痛惜之情;(1分)拟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饶有趣味;(1分)借景抒情,强化了伤春、惜春之情。(1分) (只写手法不分析不得分)

  (2)结句由伤春的琵琶声写到触目皆是的杨花始终不肯飞入画堂朱户权贵之家,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慨,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1分)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1分)只写是否有同感,但不分析不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清平乐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关于清平乐阅读答案

2.晏殊《清平乐》阅读答案

3.《清平乐春晚》的阅读答案

4.清平乐阅读理解练习答案

5.晏殊《清平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6.晏殊《清平乐》阅读鸡答案

7.李清照诗词《清平乐》鉴赏及阅读答案

8.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8620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