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四大名楼甲天下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鹳雀楼遐思》

四大名楼甲天下散文

  远山如黛,夕阳西坠,晚风悠然,大河摇醉。鹳雀楼,渐渐地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飘渺于唐诗的云蒸霞蔚之中……

  我是踏破风烟的行者,从远方走来,披一身落日的玄黄,足迹叠加在诗人的足迹上。登上一层楼,想要看那“白日依山尽”;又登一层,想要望见那“黄河入海流”;再登一层,似乎听见有人,伫立在鹳雀楼上,一叹一唱,吟诵那首经典的绝句?激荡的风,鼓起我的衣衫,撩拨我的眼眸,却不见当年王之涣的身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我无法想象鹳雀是一种什么样的鸟,胆怯或者不胆怯,优雅或者不优雅,我都无从知道。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曾经在黄河洲头成群栖息,或呢喃轻语,或梳理羽毛,或争斗相啄,或盘旋飞舞……倏尔一只鹳雀,扑腾一声,振翅而飞,像闪电般俯冲河面,衔起一条硕大的黄河鲤鱼,惊起层层涟漪,然后飞起,远去……

  在某个清晨或黄昏,驻守蒲州城的北周将军宇文护,也许看到了鸟鱼相残的一幕,若有所思,内心有了一种危机感。北周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小的像一粒弹丸,就像诸侯列国嘴边的肉屑,只要一有战事,蒲州前有悍敌,后临黄河,立时就身陷绝境。城中百姓忧郁的眼神和恐慌的情绪,更令大将军忧心忡忡,夜不能寐,该如何是好呢?

  建一座了望楼吧!也许是黄河中的洲上成群起飞的鹳雀,吸引了大将军迷茫的视线。登高一望,敌军稍有风吹草动,也可以未雨绸缪,这也算是对百姓的一种安抚吧!火把照亮了夜空,斧锯声响彻黄河岸畔。终于,一座巍峨的高楼立在河中的洲渚上了。起个名字吧,此时鹳雀翔舞的欢鸣声,提醒了大将军,就叫鹳雀楼吧!芳名鹊起,天地山水共悠悠……

  如果说是北周宇文护给了鹳雀楼躯体和血肉,那么大唐的王之涣则是给鹳雀楼注入了思想与灵魂。

  王之涣来了,路过蒲州去长安。也许是走累了,便在蒲州歇歇脚,小住数日。也不知是什么季节,权当是清秋之日吧!一个晴朗的傍晚,他信步出城,登上了鹳雀楼。一轴风烟画卷,袒呈肺腑……

  巍峨的中条山绵延起伏,从东北向西南逶迤而去,在山的尽头处正与徐徐下降的太阳会合,晚霞似火,落日熔金。王之涣望着那落日衔山、水天相接的瑰丽景象,不觉已陶醉其中了。是的,太阳就将要渐渐收去它的余晖,落到大山后面去了,但一泻千里的黄河,还将以她的雷鸣般的轰响和一往无前的力量,滚滚向前,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刻,诗人久宿的大志,开阔的胸臆,激荡的诗情,在此时喷涌而发,抖擞而出……

  追求是什么,追求就是站在更高处,看得更远些。一记高歌,一腔雅唱,声情并茂,直上云霄,撞破历史的混沌,飘逸于黄河两岸。欲穷千里目,是不能舍弃的心灵渴盼;更上一层楼,是梦想花开的生命向往。前方的风景,前方的世界,总会被叠翠的山峦遮挡。只有决不放弃,步步向上,浮生万象,荣辱浮沉,也不过是生命的舒张罢了。

  穿越时光的风沙,我跟随着王之涣来到了盛唐。这位少年时即穷遍经典的才子却一身潦落,虽出身太原的名门望族,到他时却已世事维艰。查遍他的生平资料,少年时的经历无从考据,可是最终他却选择了小小的衡水主簿这一小吏之职,即便是做个衡水小吏,都因人讥谗而归隐田园。身在盛世,他没有感到盛世的激扬,却饱尝了人世的冷暖,最终,学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遁迹江湖……这一隐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有多少次再次击剑悲歌无人知晓,匣中宝剑依然寒光依旧,可是,双手却已渐渐颤抖,没有了拔剑出鞘的勇气……

  唐朝已经很久远了,但王之涣不远,在鹳雀楼。我一个口形,就轻易完成了与诗人的对接。每一次咏诵这首诗,总是有不一样的感动,可是仔细寻思,却总是找不到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深陷其中,是意境的开阔深邃还是哲理的明白通晓,我无法言说。就是那一种感觉,那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特有的血统,无论你身处何地,当你读到这样的诗时,血液中流淌的文化的因子便会翻腾跳跃,让你无法自已。

  斯楼、斯人、斯景,我不止一次地拷问自己,如果我是王之涣,走下这样的诗句后,是一吐为快的畅快,还是独上高楼的愁怅?

  且更上层楼,楼上的风景更美,楼上离天空更近,摘颗星星,摸摸月亮,把人生交给那闲云一朵吧!

  《滕王阁愁绪》

  不忍提笔,只因星陨南海,那是中国诗坛一个永远的痛;不敢提笔,只怕浅陋的文字,蒙羞你名冠唐朝的星辉灿烂;而今提笔,只因惋惜难耐,纵然是痛,即便浅陋,也要送去来自河东故里迟到的哀念!

  历史并未给你留下太多的表演空间。你仿佛一阕华丽的行歌,刚刚声彻云霄,便嘎然而止。徒使后世的人们,只能屏息倾听那袅袅不绝的余音,猜想那流淌在云端之上的天籁,难道仅是上天向凡尘的炫耀?但,即便短促,也足以使世人一暼永恒的王勃——王子安。

  古耿大地,钟灵毓秀;龙门之畔,俊彩星驰。你从绛州龙门而来,风涛黄河壮胆了你的诗魂,飘碧吕梁锦绣了你的诗心。

  你出身名门,深得家学,又聪敏早发,受祖父辈翼护,初生牛犊何惧虎,六岁善文,九岁著书,十六岁及第,十七岁入朝面试,对答治国方策,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之职,小小年纪敢挑当时大儒颜师古的毛病,真是石破天惊,被众人誉为“神童”,名噪大江南北,人生之路从此开始。翩翩少年,天生才俊,英气绝伦,亮相长安,“初唐四杰”冠冕加身,朝野上下皆知河东王子安……

  谁料想,诸王子斗鸡游戏,你一时兴起,一篇敷衍应酬的笔墨游戏《檄英王鸡》,卷入权贵纷争,惹来无端祸端。涉世不深的你犯了一个大忌,作为一个朝廷的谏官,目睹两王整天的玩物丧志,不知劝阻,而火上添油:“……养威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4956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