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情与礼散文(4)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自我的写真性

  散文是作者“自我体验”的物化形态。它最能反映作者的精神、性情和情感:“凡方寸中一种心境,一点佳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皆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所谓自我的写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真心

  即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看,散文是“交心”的文体,“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作者只有把他(她)的精神世界呈现给读者,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进而获得认可和激赏;否则,为文而造情,无病呻吟,与读者“隔”着,无法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因此,写散文要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首先是指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席慕容的《种种可爱》,从一个市民的角度,列举了市井的种种现象:蜜豆冰店的对联,面馆的广告,执拗的洗衣妇,祭祀的老太太,卖大饼的北方人,毒蛇店,公立医院的牌子??表明生活中固然“有种种令人生气的事——但幸亏还有种种可爱,让人忍不住的高兴”。作家热爱生活,别具慧眼,从平凡的各种小事发现“亮点”,写得单纯,率真。因此,散文不一定都写得很深,关键是写“真”,只要“真”,浅显有趣,亦不失为一篇好散文。其次是指对人生的体验、参悟。杏林子的《朋友和其他》,写邀请朋友在家小聚,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一世,无非是尽心。对自己尽心,对所爱的人尽心,对生活的这块土地尽心。既然尽心了,便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成败荣辱。很多事情便舍得下,放得开,包括人事的是非恩怨,金钱与感情的纠葛。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风和煦,月明风清。

  已经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已经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知道了聚散原来是这样的自然和顺理成章,懂得这点,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离别便也欢喜。

  得失荣辱、是非恩怨、离合聚散,作家都“参透”了。作家对人生的这种深刻、真切的体验,彻悟、通达的人生态度,无疑对读者具有启迪作用。

(二)真性

  即写出作者的独特性灵。散文不仅要写出真情实感,而且要写出与众不同的性灵。性灵,也称性情,“指人在生理素质基础上,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特征”。中国自古有“文如其人”之说,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体。如前所述,小说是再现型文体,它写的是想象的他人与他事,反映的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客观看法,而非作者的“自我观照”。以四大名著为例,读者可以读出其中繁华散尽的悲凉与空幻(《红楼梦》),英雄末路和历史循环(《三国演义》),好汉的忠义与愤怒(《水浒传》),取经坎坷与信念执著(《西游记》),可四位作家的性灵却被深深“遮蔽”了。散文则不然,它是“文如其人”,借再现真人、真事、真景和真物来“澄明”自我,用林语堂的

  话说,是作者“个人之性灵之表现”。周作人的平淡、苦涩,冰心的纯真、秀丽,徐志摩的奔放、洒脱,郁达夫的忧郁、率真,朱自清的平和、细腻,俞平伯的淡雅、含蓄,林语堂的坦诚、幽默,梁实秋的宽厚、睿智,叶绍钧的平易、朴实,都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各自的散文中。即使遮住作家的名字,细心的读者依然能分辨出作品的各自归属。所以,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明确指出:“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评论是“到位”的,它揭示了以个人为本位的现代散文与以忠君、载道为旨归的古代散文的本质差异。

  此外,自我的写真性还表现在第一人称“我”的运用上。许多散文作者喜欢用“我”来写人叙事,状物绘景,这里的“我”与小说的“我”有着根本的不同:散文的“我”是作者本人;小说的“我”则是作者选定的故事叙述者,仅仅表示作品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内视角,并不等于作者。徐志摩《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中的“我”就是他本人,而《孔乙己》中的那个小伙计“我”只是一个视点,不能视为鲁迅本人。

二、对象的广泛性

  比起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来,散文在“写什么”上是相当自由的。它的写作对象囊括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宇宙与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它可以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从散文的写作实践看,通常的写作对象有四类。

(一)人

  散文中的“人”,不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而是真实的人:超脱隐士(《左传·介之推不言禄》),善辩策士(《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仗义侠士(《史记·游侠列传》),狂傲文士(袁宏道《徐文长传》),下层乡民(柳宗元《捕蛇者说》),爱心保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世外高僧(叶绍钧《两法师》),江湖大王(沈从文《一个大王》),故乡亲人(老舍《我的母亲》),至诚友人(林淡秋《忆柔石》)等。古今中外,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都可以作为散文的写作材料。

(二)事

  散文中的“事”,不是小说家想象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事:王室争斗(《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两国交战(《左传·曹刿沦战》),文臣进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讷谏》),往事追忆(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时代风云(叶绍钧《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士人逸事(老舍《四位先生》),童年乐趣(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初恋(周作人《初恋》),购书甘苦(阿英《海上买书记》),异域见闻(朱自清《荷兰》)等。人生悲欢,政治时世,生活趣事,都可以进入散文的写作视野。

(三)景

  散文中的“景”,不是诗歌的狭义之景,而是广义之景:暮春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寒冬乡趣(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古代战场(李华《吊古战场文》),天目山色(徐志摩《天目山中笔记》),西湖雪景(钟敬文《西湖的雪景》),北国秋韵(郁达夫《故都的秋》),上海书市(阿英《城隍庙的书市》),乡间风土(沈从文《常德的船》),金陵十景(朱自清《南京》),海天佛国(倪贻德《佛国巡礼》)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地域风情,都可以纳入散文的写作范围。(四)物

  散文中的“物”,则更为广泛:亭(欧阳修《丰乐亭记》)台(苏轼《超然台记》)楼(王禹偁《黄冈竹楼记》)阁(王勃滕王阁序》),花(叶绍钧《牵牛花》)鸟(老舍《小麻雀》)鱼(周作人《金鱼》)虫(吴秋山《蟋蟀》),日(巴金《海上的日出》)月(叶绍钧《看月》)草(夏衍《野草》)木(周作人《两株树》),山(郁达夫《桐君山再到》)湖(钟敬文《太湖游记》)雨(周作人《苦雨》)雪(俞平伯《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551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