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赞美母亲的精美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记得,当时母亲留着短发,躺在病床上挂水,脸色很黄很黄,母亲看到我和弟弟妹妹,连续叫唤我们的乳名,我和弟弟妹妹都怯生生的没有回答,母亲流了很多泪。 ­

  我到现在也不知母亲为什么会流泪,也许是因为心痛我们;也许是因为还能够回到人世,见到自己的孩子而高兴;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无礼而失望;也许兼而有之。 ­

  我清楚地记得,是早已驼背的奶奶,弯着腰,拄着拐杖,把我驮到楼上的病房里看望母亲的。那时,奶奶已经是六十几岁的人了。 ­

  我之所以没有回答母亲的呼唤,是因为我当时还小,母亲住院很长时间,我们离开母亲的照顾很久,对母亲已经变得生疏了。 ­

  我长大了才知道,母亲当时30几岁,就患上癌症,在县医院做的手术。母亲苏醒后,要见我和弟弟妹妹。是我父亲冒着风雪,跑了30几里的路程,用平板车把奶奶和我们兄妹三人拉到县城的。  ­

  母亲很勤劳,很会持家,但在那样的年代,那样艰苦的经济条件下,母亲也常有为难的时候。 ­

  在我升入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收两块四毛钱的书学费,因为我们兄妹五个同时开学,一下子拿出二、三十元的学费,对于当时的农民家庭,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我的学费是父亲到学校担保,暂时赊欠的。开学一个多月了,家里还是没有钱,班主任也很为难,只好在他上课的时候把我一个人撵到门外站。 ­

  在一个天气转凉的早上,因为惧怕班主任向我催要学费的眼神,我没有上学,母亲就打我,骂我没出息,父亲也来拖我。我就哭着抱住母亲的腿不放,母亲流泪了。父亲因此到学校和班主任吵了一架。 ­

  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费交了,班主任允许我到教室里上课了。不过,每次背书总要提我,别的同学不会可以坐下,惟独我不会背书,往往要站到下课,有时候,课前忘记背诵,到上课的时候已经吓的一身冷汗。 ­

  因为养成背书的习惯,不少中小学课本上的内容,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常常庆幸地认为,这也许是我语文功底今天还算不错的原因吧。 ­

  真不知道,在那样贫困的年代,母亲是怎么把我们兄妹五个,一个一个拉扯长大,又让我们一个一个读书成人的啊! ­

  我不得不佩服母亲的记忆。在大家庭中,不管是老人的忌日,还是孩子的生日,凡是相对重要的日期和事件,母亲几乎都能讲述得清清楚楚。 ­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报纸上常见的字,却总能认识不少。我也常觉奇怪。在母亲上了年纪的时候,我在看报时,还找出一些简单的字有意考考母亲,母亲就乐呵呵地戴上老花镜认真辨读,母亲仍能认识一些。有时,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女儿,也过来凑热闹,搬来书本考考奶奶。 ­

  我问母亲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母亲说年轻时,我父亲经常看报纸,所以也就跟着认识一些了。 ­

  母亲也经常为自己没有读书的机会而懊恼,因此,母亲就非常看重我们兄妹五人的读书学习。我们兄妹能够从贫困的年代,贫困的乡村,贫困的家庭,一个一个走出来,读书上学,参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对社会作些贡献,就是母亲重视教育的结果。 ­

  农村土地承包后,父母整天辛勤地劳作,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

  暑假里,母亲经常带着我们一起下田,锄地薅草干农活。母亲还让我们相互开展劳动比赛。跟着母亲干活,真是一件既累又苦,却又很愉快的事。母亲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故事,教育我们好好做人,勤劳持家,刻苦学习,立志成人。 ­

  母亲还鼓励我们放羊放牛,割草喂猪拾庄稼。为开学读书作准备,为家里多攒些钱交学费。在我们开学前,母亲也时常到集市上给我们买双鞋子,做件衣服。鼓励我们好好读书。穿上母亲刚买的新鞋子、新衣服,翻阅溢满墨香的新书,是何等快乐事啊。 ­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兄妹争相传阅彼此的新书本,用报纸小心翼翼地裹上书皮,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恨不得马上就飞到教室里上课,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书本从头至尾都读透。夜晚,我们的睡梦里时常带着浓浓的墨香------ ­

  我们兄妹五个相继都在同一所中学里读完中学,学校离家大约十余里,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从大哥读初中,一直到妹妹初中毕业,这十几年时间,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母亲每天总是起得很早,为我们准备早饭,让我们准时到学校上课。 ­

  我不知道,母亲自己是怎么准时叫醒自己,为我们做好早饭的。我们只是在酣睡中,听到母亲叫唤“起来吃饭上学吧,东边星已发亮了”。于是,我们慌忙从被窝里爬起来,匆忙吃饭,赶路上学。 ­

  有时候,我们放学回家,母亲就问,今天上学迟到没有。我们说没有啊。母亲说,我第一遍起来,东边的星星还没亮,第二遍起来天已大天四亮了。我们知道,母亲又要检讨自己了。即使我们偶尔真的迟到了,也从不告诉母亲,免得母亲为此责备自己。 ­

  母亲在老家种田,随后到集镇上开店,最后又跟随我到城里居住。母亲走到哪里,哪里的生活就安排得井井有条。母亲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不管走到哪里,只有见到母亲,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

  记忆中,第一次见到母亲,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是在洁净的医院里。今生今世告别母亲,也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也是在洁净的医院里。 ­

  到外地出差前一天的晚上,我和二哥一起到医院看望母亲。固然外边天气很冷,病房里却暖暖的,护士帮母亲抽完血就出去了,只有母亲一个人住在那里。我们也没有看出母亲有什么病痛。 ­

  平时,母亲最喜欢跟我和二哥聊家常。可能难得我和二哥一起陪伴母亲吧,那天晚上,母亲情绪很好,脸上也挂满笑容,母亲和我们聊了很长很长时间。 ­

  当母亲知道我明天要出远门,就不断地催促我早点回家休息。大约十一点钟这样,我就走了,不想就成了和母亲的永别!那天晚上,母亲的笑容就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  四天以后,我回到了乡下的老家,母亲已经躺在地铺上,永远离我们远去了。我竟不相信地上躺下的是我的母亲!我竟不知道伤心难过。 ­

  在操办母亲葬礼时,我没有落泪,我不相信母亲已经去世。直到安葬好母亲,从墓地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车里,才不住地流泪。我才真正地感到,母亲只好孤独地留在墓地了,母亲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回家了!那熟悉而温暖的小屋里,再也见不到母亲了!我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咛了! ­

  哪怕看到母亲还是躺在病床上忍受病痛的折磨,对于我来说,已是莫大的奢望了。母亲,真的已经离开我们,独自远去了! ­

  如今,母亲永远安眠在那个陌生的地方了。随着父亲的去世,我也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不知母亲在天之灵,是否还能感受到儿子的孝心! ­

  母亲,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 ­

  母亲的恩情和慈爱,我们要感受一辈子啊! ­

  母亲,已经走了。母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要让我们一代一代地去传承! ­

  母亲啊!安息吧!下辈子,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女 !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8361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