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天衣寺遗事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天衣寺遗事】

  秦望山西北麓有天衣寺遗址。据记载,天衣寺原名法华寺,东晋十二年由高僧昙翼创建。后来,昭明太子萧统赐以金缕木兰袈裟,随改名为天衣寺。

  天衣寺遗址埋没在荒草乱石之下,依山而建的痕迹断断续续。曾经有过的辉煌还隐约可以辨认,那些流逝的岁月似乎依然凝固在此。很久以前,以天衣寺为中心的大小寺院很多,僧人上千,香烟袅袅,经声不绝,高僧辈出。至今我们还能想见,这个青山环抱的天衣寺,发扬光大了佛教,造就了多少不灭的精灵,还留下了一些至今让人揣摩的遗事。

  遗址在阳光和山风里沉睡,四周的空灵和寂静,让意像中的天衣寺逐渐清晰。我们每走一步,或许都会打扰那些心留此处的高僧们的修行。天衣寺的地上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它的气势和历史,还存在于这方天地之间。“法华寺碑”像一个巨人倒在地上,但看上去却是那么的从容不迫,仿佛安息着一个曾经的伟人。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见,展示着它拥有过和天衣寺相同的辉煌,这是遗址之中的唯一文字。

  遗址内还有一处古泉,这是天衣寺僧人们的生活用水。古泉不大水也不深,却是个久旱不会干的神泉。现在的古泉水清无声,连水上的虫子也是无声无息的,虫子仿佛也在专心聆听高僧讲经。尽管这是偷听,却是如此的严肃认真。或许天衣寺的灵气缠绵不散,据说某日有一个人,拿起粪勺从古泉中取水,几天后古泉里的水突然流走别处,所剩少量泉水也是混浊如泥。即使到了梅雨季节,仍不见水涨水清。过了好长时间,清泉才慢慢回来,显示出它原本的气质。

  时光匆匆,天衣寺融入了岁月的深处,多少僧人也都成了古人。只有遗址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孤独地回味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好在遗址下面有了二间简陋茅屋,里面住着一个受雇于人看牛放羊的老妪。老妪夜里听惯了风吹山林的声音,熟悉了遗址前两溪自然合一的潺潺流水之声。春夏秋冬,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老妪也都一一稔熟于心。

  这是一种远离尘俗的清淡生活,可某日老妪遇到了一件耿耿于怀的事。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老妪仿佛如约从梦中惊醒,辗转反复难再入眠。朦胧之中,老妪听到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它不像是夜风吹遍山林,也不是悦耳的潺潺流水,更不是飞禽走兽的叫声。老妪的困顿全无,提心侧耳倾听片刻,终于想起这是一种僧人敲打木鱼的声音。老妪慌忙披衣下床再听,这种声音越听越清晰,而且木鱼里似乎也有僧人在念经。

  山木之中,除了老妪和她带的两个十岁以下的孙辈顽童,别无人迹可寻。老妪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可她确实听到了这种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来自黑暗之中的天衣寺。天色放亮,太阳也出来了,老妪怀着满腔疑惑和不安,来到不远处的天衣寺遗址。她东张西望一无所获,除了芳草凄凄,乱石成堆,虫叫风吹,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寂寞。老妪茫然不知所措,踏着天衣寺的遗址一定在想,接下来的深夜里,自己还会听到僧人敲木鱼念佛经的声音吗?

  天衣寺遗址上也有几间小平屋,与下面老妪的简陋茅屋上下相望,这当然是现在僧人新修的,为的是便于他们在此修行。天衣寺的地理位置无疑适宜于修行的,还有这里的遗风韵味也是胜过别处。确实有几个僧人到这里来住过,可最后一个也没有留下来。

  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某日一个在小平屋住过的僧人说出了原因,夜里时常有人进屋,掐住他的脖子不松手,差点要了这个僧人的性命。面对这个闭门能入的“凶手”,僧人只能选择放弃在此修行的念头。那么这又会是谁干的呢?盗贼显然是不可能的,荒山野岭之中几间小平屋,一个云游四方的穷僧人,为此图财害命肯定不值得。最后还是这个僧人悄悄说了出来,是狐狸精!

  狐狸成精是家喻户晓的传说,那么天衣寺周围的狐狸难道真的成精了吗?几百上千年以来,天衣寺香火旺盛,高僧讲经念佛,有灵性的狐狸一定知道了修炼成精的秘密。如今寺院毁灭了,高僧也无踪影了,但那些狐狸早已修练成了精。成了精的狐狸依然留恋这里的山水,依然留恋天衣寺高深莫测的气息,或许他们在此安居很久了。

  另一个僧人在此也有过不同的经历,某夜狐狸精又入小平屋,举手就想掐这个熟睡僧人的脖子。不料此僧人已稍有法力,狐狸精无可奈何不能近身,只好老羞成怒拿起僧人的尿壶,故意放在供桌之上,以此羞辱这个僧人的虔诚修行。僧人虽然没有被掐住脖子,也没有生命之忧,但狐狸精的这种调皮捣蛋,同样让这个僧人难以在此长住修行。

  即使真有狐狸精,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一心修行的僧人呢?这又是另一个奥秘了,如果探究起来应该也是和天衣寺有关的。狐狸成精靠的是长年累月偷听高僧讲经念佛的结果,他们对天衣寺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至今怀念天衣寺的辉煌,对逝去的往事历历在目。

  现在天衣寺早已寺毁僧散了,狐狸精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寂寞的现实。他们终于不希望有人出现在这个地方了,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成了一种打扰。狐狸精用他们的记忆,足够让自己的修炼精益求精。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天衣寺成了遗址,高僧、曾经的经声佛号和金缕木兰袈裟也不知在了何方,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信也好不信也好的遗事了。

  【遥望炉峰】

  月亮像一盏灯,高高挂在天空中,如水的月光清清白白。我站在露台上,遥望前方的香炉峰,在朦胧的山巅,有一闪一闪的光亮,那是“炉峰禅寺”的灯光。香炉峰是会稽山脉的一个山峰,位于绍兴城东南约十里处,海拔350多米,是一处佛教圣地。

  这是一个记忆深刻的山峰,从顽童岁月开始,经常徒步出稽山门,拾一千多级石阶,爬上芳草萋萋的香炉峰。那时从山顶上极目遥望,小城一览无余,河流脉脉如丝,大地青翠如画。眼前的一切,唤醒了多少无数美好的遐想,这无疑是一种童年的快乐和希望。现在已经很少上香炉峰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台一阶,那里的一石一水,都是稔熟于心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20670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