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遥远的星光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遥远的星光散文

  我国最早期是由巫医、卜筮、庙祝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卜筮之事必是大事,而生产文明、生活文明是日常生活,属于小事,没有记录的必要)。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易,就是不断变化。一个字就抓住了事物本质——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人在变,社会在变,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变就有规律,有些事物在规律控制下前进,有些事物又拘于一定的规律,在生活原点循环往复。《易经》绝不是某个人,某段时间突然完成的,而是薪火相传——一种循序渐进的文化传承、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它代表了古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趋吉避凶的哲理,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可以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条件十分落后,没有最基本的照明用具,天天望着太阳东升西落,夜夜唯见河汉巡天,月缺月圆,也正是令他们最不安全、最不方便、甚至最恐怖(毒虫巨兽的危害)的、慢长的黑夜,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灵感——因此可以说,作为易的理论基础:“阴阳说”来自最简单、最常见的昼夜循环现象。

  古人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认识了地球磁场,在伏羲“洛出书、河出图”之前(在水中呆了多少年?中间是否有失传断代过程?谁也说不清楚),就确定了东西南北,更可贵的是,将东西南北及亚方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纳为八向,归入阴阳,指南针的发明是发现地磁现象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国第一大发明:指南针的发明,就此而已——完成了它的使命。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几乎无异。河图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当然要排除复制不准、地质变位、测量不精的可能性)。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其言不虚。”

  西周《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早就蕴含于八卦之中,只能说《洪范》是第一次记录先人这类言论的作品。

  阴阳加上先天八卦进而演化为太极八卦图,重新排定了八卦位置,公认为系伏羲所创(可从中看出,卦以图表示,说明那时文字尚不发达,也没能为每一卦标注相对应的文字,或者可以证明那就是文字的需要与书写的原始冲动)。《史记?周本纪》有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64卦”。周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纣帝囚禁在羑里的七年中潜心研究易学,从而推演出乾为天、坤为地等64卦,罗列了各种事物的态势、性质及当量。他在太极八卦基础上,扩写、演变,并集结而成,反映出那时社会发展水平及各层面的精神文化生活。

  战国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圣贤叠出,群星熣灿。

  老子学易后,完成了《道德经》。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孔子及后学之手共同编成《易传》,共7种10篇——《彖传》、《象传》、《系辞传》各上下篇,《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被称为“十翼”)。从而基本完成了易经的解说、运用系统。夫子为了编易、演易,“韦编三绝”,最后尚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朱熹译易,使之更接近读者,人民大众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过与不过,一是指符合道德行为标准,二是指选择行为方式,三是指做事程度。

  可见,易经,弥纶天地,包罗万象,超越时空,亘恒万代,无古无今,无小无大——真乃“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在很多历史伟人心中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可见易经的哲学价值。易经内容涉及到天文历算、地理、生物、伦理、道德、哲学、政治、历史等诸多方面,表示世界上最基本的事物及其本质;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态势;表示人与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忧过尤不及而取其中庸,喜防患未然期否极泰来。它还有许多有价值的方法论,如简单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循环原则以及稳定与不稳定、无穷演化的思想等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中说:易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易之为书,推天道明人事者也……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繁,是指庞杂的体系,深奥的哲理。

  但是,先人发明了指南针并没有停留在简单指向上,而是逐步认识到了来自地球八方的地理、气候特征及潜在的能量,并以此为据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天为乾,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西方泽地多金,东方多木,属春多雷,东南多风。最强烈而且明显的是北方多水,易散热为冰。南方高温,灸热难耐,南北两极,对峙不息。根据八方及时间空间的结合,形成先天八卦,细化而为后天八卦,在时空转换中,原空位与时位间错之后,产生一定的效应,以阴阳图形标志出来,并配合上述各态势,形成卦辞——爻分阴阳及主观序位。如地天泰,就是下坤上乾重叠,水火既济就是上水下火重叠。单从阴阳演64卦并列出符号是很容易的,但其“卦象”却来自时间、空间转换之中,产生的奇妙的自然效力并因而名之,却十分不易——这是需要反复观察,反复验证,不断总结才得以认识这些自然属性、态势的。也包括衣、食、住、行、人生信仰、国家政治制度等,具体分类可见:

  有代表时态的,如屯、蒙等(屯、蒙既是时态,也可代表生物生长初期的一种艰难状态)。

  有代表物态的,如鼎、贲、泽等。蛊:盘上的蛆。革:改革的时候或潮流。

  有代表事态的,如讼就是需要解决的纠纷——自古有之,不是争领地,就是争食物,或争异性,和平解决不了,就以群或族为单位进行“师”。水火既济、水火未济,解、困、涣等,履:踩着虎尾巴。泰:顺风顺水,万事通达。

  有代表情态的,如比表示兄弟姊妹感情、同人就是讲团结,和睦相处,与没有秘密的朋友在一起,就是诚信的意思,豫(是欢乐的情绪)、观、咸等。遁:退步退守之意。姤:邂逅,不期而遇。

  有代表方位的,如乾、坤、坎、离、震、兑等。

  有代表趋向的,积极的,上进的,或者是道德上的模范,或者在地位上的迁升,如晋、升等,萃:人气聚集。

  还有代表量化值的,如小畜、大畜、大有(风调雨顺,丰收在仓)、小过、大过(走极端,做事力道不足或做过了头),丰、损、益、大壮等。

  有生理状态或生产生活内容的。如中孚、井、噬嗑,蹇:雨雪满途,冰天雪地赤足而行的艰难,损:推车掉耳,雪雨相欺,蹇滞泥涂,是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代表工种或生存技能的,如师:从军,多人之间强烈的冲突,有国家存在后,形成了独立的专门的职业——不论什么理由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冲突后,都可能上升到“师”。物性或事态,都来自劳动和生活的体验和总结。

  有追求理想方面的,励志、养性莫如乾坤之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就是有吃有穿,养尊处优的美好生活状态。晋、升,表示人的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地位随之上升。

  有代表社会公德方面的,谦,表示恭敬的样子、谦虚的心态。节:生活节俭、心理节制,行为克制,都是守德的行为。无妄:就是不能做违反人性、违反社会制度、无道德的事。

  乾坤指“天尊地卑”,“刚柔相摩”,体现了做人的道德趋向与做事中庸不偏的重要观点。

  乾坤不但代表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更代表忠君思想,如“天尊地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天道地道,有律可循,不可违背——道法自然。乾坤论,也就是夫妻、父子、君臣等社会秩序的原始思路——在那个历史时期,忠君思想是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一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当时社会最高级、最重要的政治准则。

  《易经》64卦囊括了生活中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性、态、势,有生命的哲学,生命的智慧,生命的向往;有爱和友谊的情感,有各类真理,有人间希望,以便给出生活、劳动中的趋利避害的价值取向和进退可依的标杆。它提示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会有什么样的自然力量,这种自然规律,宜预之,顺之,避之,而不可抗拒。它为人类规避自然风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地保全生命,促进健康,进而改造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发展人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32274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