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散文作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实用】散文作文集合九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作文 篇1

  有人说散文是弥漫的色彩,到出都能看到她的影子,听到她的声音。有语言的地方就有散文的存在。还有人说散文是心声的随意流露,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于是把散文定格在形散意不散的范围内,作为最普通最实用的文学形式生活在民间,成为语言流通,交际范围最广的方式存在,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交流习惯。

  古人云,‘遍地黄金在人取’,‘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在生存的道路上给人们的提醒意识。那么玩散文的朋友们,如何认识散文独立存在的意义和她的历史地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应这一存在的现象?我谈点浅薄看法与朋友们交流。

  我们大家都知道,从文字流动开始,散文就应用而生。从一字一义,到一字多音多意;字义词意曲解歧生现象普遍存在。每个朝代都要创造和吸收一部分字词充实到字典里。文字的庞大和复杂,使用上的随意和混乱,造成了理解上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过,给思维带来了更广阔取向空间。留下来的名著经典,都有理解上的误区和辩解上的新义。因此到了宋朝,为了舒解文字上的规范和意境上的划界,普遍采用朱熹的《四书集注》,《通书解》等注解。在文意梳理和文笔的抒发上,都把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刘知几的《史通》作为立意看事的理论依据。文体在散文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形式的风格。文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更新的实用内容。这样一来,人们的意识空间又在模仿的范本上吸纳。反复利用,重复使用,经典语言成了意识上的依据和理论上的支持。引用经文典故成了历代文人学者手中的秘密武器。怀旧成了特有的联络情结。

  散文是人用文字赋予自然世界和感情世界的一种理性呼唤。她是心灵的叙述,意境的豪放,理智的呈现,精神的挥洒;是人间情景流动的甘泉,是沐浴心灵的营养,是净化思维的乐园。人人都能享受到她的洗礼,都能体会到她蒸发出的热量,她是通过文字和声音传递着一种希望。

  历代文人把散文的结构比作是人与大自然一次深情对话。地上所有的物质都可用散文表达。她是文字游戏,是爱好者的理想回放。我欣慰的感觉到,文章中的意,是一个人的筋骨,作者尽情把自己的胆量注入;文章的理,是一个人的血管和气脉,作者用智能的手让它们畅通;文章的形是个框架,作者把一时的梦想存放;文章的神,是一个人的灵魂,用情培养才能看到光亮。,我深刻体会到,人间万事万物,就像洒满山河的珍珠,文人手中的笔,就是一根绳索,眼是智慧的灵光,用心把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一条项链。至于它的色泽,明亮和造型如何,就表现在一个作者全部的精神内涵上。

  采用时代的口语写作,讴歌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化的加速,人们的视野和欣赏水平发生深刻变化。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显得压力沉重。长篇,大作再不是欣赏和青睐的对象,内容丰富,短小精干正统领时尚。思维跟不上时代的感觉普遍存在,人们的精力不够分配,要求的水准更高更新,不喜欢庞杂上难懂的语言,喜欢轻快明亮,赋有意境色彩的语言风格。散文正滋生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品种进入千家万户。

  散文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只要语言存在,她有必然存活的价值。爱好文字游戏的朋友,自然会想到要有创新意识。如果思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维产品自然也会落伍,压力当然会更大。况且怀旧的现象也很明显,面对这种压力,唯一的办法是学习提高,从旧的观念中走出来,摆脱来自自己的束缚。说到底还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只注重文字的装饰效果,缺乏意境和深度;或者只注重意境和深度,不注重艺术效果,同样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身边到处是精彩的瞬间,遍地都是黄金,所缺乏的是自己的慧眼。

散文作文 篇2

  昨晚半夜醒来,一时不能入睡,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柔美的夜色,突然感觉以往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刻这么真切地触摸到我生活的环境。也可能是最近看《王安忆散文》比较入迷,其中的一些文字和印象就像刻在了脑海里,有一些甚至沉淀成为我思维的底色或者背景,启示我用另一种视角来观察世界,用另一种心思来感悟生活。

  王安忆的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真诚和踏实,她总是不急着告诉读者任何的说教,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到极致的笔触一点一点揭开生活的面纱,让人们能按下浮躁的心,认认真真的打量身边的生活,看到最后,终会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确实如此。“生活是汪洋大海,要去捞它,之后用碗,用瓢,用盆,用缸,终能得水几多?应该变成一条鱼,游入水中,自由自在,整个大海便都获得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凸显出王安忆写作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于平凡处见不平凡,总能让人在平实自然的话语中悟出生活的真谛。

  王安忆也是一个用字用词的高手。《街景》一文中,写上海的一条街上的居民特别喜爱在街面活动,老人坐在小凳上剥豆,小学生搭一张方凳写作业。打牌的,吃饭的,乘凉的,晒太阳的。“生活就从门里蔓延出来,摊到了这里。”一个词“蔓延”,一个字“摊”,就让老街的生活有了动感,有了更深的意味,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种平凡生活的敬意和爱意。《多和少》中,说离家在外的时候,身边只带一本书,看,是它,不看,也是它,就只得看,“喂喂眼睛”。一个“喂”字,既显出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和看书的迫切,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又流露出只有一本书的无奈和遗憾。还有一句,“书要少,就只得这样骨头里榨油地看。”多么精辟又生动的语言!《阅读的心境》里描述的:“文字,建筑起的生活,它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借此才能转化为声色情景。”整句话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但这句话却是跌宕起伏,紧凑有致,富有美感,而且赋予“文字”一词以动感和立体感,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当然,王安忆作品的精妙不是如我这等无名之辈只靠一天两天的阅读就可以参透的,这也只是我对王安忆作品的感悟之冰山一角,谨以此来激励自己,要好好生活,多多读书,时时学习,以慧心为舵,以文字为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游历,提高生活的品质,提升自身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40766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