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石头记的散文(5)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
  清代碑学逐渐兴起,《石门铭》也随之得到重视,清初祖翼跋此碑,云:“《石门铭摩崖刻石,前代虽有著录,而名不彰显。至乾隆间,太仓毕秋帆督关陇,始与《开通褒斜道刻石》同为艺林所重。”至今也不过两百七十余载,时间淡化了碑铭间的凿痕,同时也加深了这种荒芜的沧桑感。这是反面素材,深入岩层,关于残垣断垣的叩问与回答,相互对等,互为表里,构成了褒斜栈道如今的模样。作为旧王朝的发射信号,石刻几乎容历史、地理、书法、文学为一体,间或夹杂风土人情,推理考究……让死去千年的时代以另一种面貌继续活着,呼吸,吐故纳新,与我们俗日里那枚渐行渐远的灵魂逐渐越走越近。
  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辑》一书中给予《石门铭》书法高度评价,“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又将它和郑道昭诸碑归于“北魏圆笔之宗”,并按北魏石碑等级高低,将其位列神品。不知从何时起,神灵已经被虚诞,平面化,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背道而驰,从新文化运动起始,这便是一个主义取胜的时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神,只能以一种死亡的面貌活着,它是语言的尽头,对于艺术品质的回答,充满着局限性与趣味性。当然,我也无法将它的实质和外延归功于神行化,它是人间的,精巧的,看得见也摸得着,带着毛茸茸的呼吸声,安静时可以听见脉搏与心跳,仿若一只在崖间跳跃不止野山羊。也只有当那些铿锵有力的蹄印叩打着这片土地时,我们才会扭转目光,那些鼓点背后,是谁在日夜叩打着疼痛,又是谁在那方缺铁的山崖上留下了皑皑白骨。
  或许世间所有事物都可用遗憾俩字加以诠释。美,饱满,细腻,高峰过后即是陡坡,前途末路,这样的爱往往让人心痛。它是可知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河流守护的神话被刀片、钉枪、钢锯玉体横陈,此时的美直观立体,就像从蝌蚪到青蛙的角色转变,历经两次开凿(一次创造,一次转移),那些黝黑的,长尾的,现在集体被聒噪的蛙鸣声所取缔。当然,我们也无法据此妄下结论,它的地位与身份时至今日早已不同往昔,但那份象征仍在骨子里跳动,谁也不能将它从石头中剥离,如同诗歌般另提一行,给予摩崖石刻间断的判决通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158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