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母爱,一曲悠长悠长的蒙古长调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自从母亲去世后,“母亲节”就变成了我最恐惧的节日。看着人家女儿挽着妈妈的手臂,慢慢地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或者是商场的电梯里,又或者是小区的长椅边……我总是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疼痛的。

  母亲是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女人,相夫教子,劳而无怨。一辈子却吃尽了苦头。母亲嫁给父亲时,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候。祖父去世早,祖母一个人拉扯三个子女长大成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方农村,一个年轻的寡妇,带着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过活,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都可以想象到那种艰辛。

  ——我小的时候,经常听祖母和姑妈讲,我父亲十三四岁时,去县里上中学,四十多里地,来回都是步行。周一离家的时候,肩上搭着两个口袋,前面是玉米面饼子,后面是炒熟的面粉。到了学校,前三天吃饼子,后三天是开水冲泡面粉。周六下午回家。下周同样如此。周而复始,我父亲一直坚持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我最敬佩祖母的是,在那样的苦日子里,她居然一直供我父亲读书。

  母亲大概以为,穷人家的孩子一定憨厚老实,不顾外祖母的反对,坚决地嫁给了父亲。从此也就开始了她苦难的生活。外祖母的娘家是旧社会的地主。外祖母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再娶,给她生了好几个弟弟妹妹。这种经历造就了外祖母善良却又精明的个性,家里的日子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出嫁前,虽不是大家闺秀,却也算得上真正的小家碧玉。除了田里的活计和女红外,其他的家务活一窍不通。加上母亲在娘家是长女,深得父母和祖父母的疼爱。到了婆家,日子苦不说,还要经常受到婆婆的责难。祖母是个个性非常要强的女人。三十几岁守寡,到七十多岁去世,一生贫苦,一生清白,没有给人留下半点口实。她常常教育我们的话就是:人穷点不怕,就怕没志气。你在前面走,千万不要让人指脊梁骨。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追求完美的性格。在这样的婆婆跟前,自小娇生惯养的母亲,怎么可能招呼周到?于是,便有了父亲的拳脚相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172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