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爱在盐乡散文(3)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淮盐精髓永传承

  周未带着女儿来到连云港市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站在那块巨大的盐鐅面前时,女儿的声音里突然透出了惊喜:“妈妈,这是我们盐场的东西呀!”她开心的话语让我也会心地笑了,是的,这块被珍藏的盐鐅就是我们古人用来制盐的工具之一。

  古老的盐鐅让人不由得回味起了淮盐那浸润着咸香的悠久历史。淮北盐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淮盐生产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两千多年。首见史籍的是汉宣帝时桓宽的《盐铁论》,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东有海盐之饶。”一个“饶”字就道出了当时淮盐生产的盛况。

  “屑玉披沙品素洁”。晶莹皎洁的淮盐方正、清纯,滋养着万类,那丰饶的淮盐收入更是维系国计民生的有力支柱。几千年来,淮盐对国家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因为盐税历来就是各朝各代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源。承载着地灵物华的淮盐同时又为人类留下了另一种更为珍贵、更加灿烂的人文绵延的彩炼,这道独特绚丽的彩练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路高歌、喷薄涌动,令人啧啧称道。

  因淮盐而生的美丽诗篇及文学巨著为这道彩练绘就了永不失色的一笔。历代诗人曾因两淮盐区独特的风光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李白在《梁园吟》中这样赞叹: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杜甫有“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之句。另外,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汝珍的《镜花缘》、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名著中更折射着无尽的淮盐神韵。那一本本杂剧戏曲、诗集棋谱、碑版名拓让这道彩炼更加五光十色。其中那古雅清幽的“海州五大宫调”更与悠长的淮盐文化有着不尽的沟通和融合。

  古人曾经说过:“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淮盐不但成就了扬州、泰州、淮安等名城重镇,而且使新浦、海州、板浦、猴嘴浸透着浓浓的咸香。那些衬托着“深映落花茑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的江南风华,那一座座构思奇特,充满诗情画意的梅园、个园、何园、西园和秋园等精美园林,无不被银色的光泽笼罩着。

  淮盐创造了历朝历代经济上的繁荣,淮盐文化更以那独特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思维体系让世人惊叹,淮盐精神正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伴随着淮盐人走向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制高点。

  盐河水在舒缓的流淌与沉淀着,淮盐人的精神也日益凝练与厚重。那“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的场景让人感慨万千。茫茫的海边,勤劳智慧的盐民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两个漫长的过程,其艰苦卓绝的付出令人叹为观止。炽热的火焰、火红的太阳、蔚蓝的大海,凝结成了“色白、粒大、味美”的淮盐,更历炼出了淮盐人博大、阳光、奉献、淳朴的品质。

  “彰显盐的品质,创造金的价值。”这浓缩着淮盐精神的十二个大字鼓励着今天的淮盐人以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屹立于改革发展的浪潮之端。如今,金桥盐业作为淮盐的原产地和淮盐文化的发源地,承担了盐业经济转型的主要角色,并以经济转型为重要标志迈开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途。在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淮盐人将在徐圩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这是一个集淮盐生产、非遗保护、文化展示、影视拍摄、旅游消费等为一体综合性的文化生态创意产业园,这里将成为淮盐文化永久传承的闪亮明珠。在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将设立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淮盐文化展览馆。还有一系列的有关淮盐文化活动次第展开,已经将一个关于遥远年代的记忆变成了让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就是金桥盐化人,他们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跳出盐业谋发展,融入大局求跨越,”在做好新产业开发的同时,将打好文化“软实力”这张牌,使淮盐的精髓得到更好的传承,这也是金桥盐化人充满智慧充满胆识地制造新奇迹的开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225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