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家庭教育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让女儿爱上文字

  今年,女儿读一年级,正式踏上求学的道路。现在的竞争太过激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哪里都在挤独木桥。作为家长,虽然我知道逼上梁山、不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教育方法太过残酷,但既能保持一份童真童趣,又能激发她对学习的兴趣,一箭双雕,又何乐不为?

  我是个语文老师,对教育算是近水楼台。同时,我写作十几年,对作文略懂一二。平常的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法,打造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效果显著。有这天时地利,必须好好利用。

  学生的教学与女儿的教学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学生,可以恩威并施,惩罚与表扬齐在;面对女儿,只有她一个人,虽然时间充裕,但平台太低,怎么办?

  小孩子,哄一哄,骗一骗,以成人的智商对付小孩的天真,绰绰有余。在平常的日子,我身先典范,不断写作,不断发表,不断拿稿费。最近,我的《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蜜蜂双翼下的希望》、《婺源的节日,演绎别样风采》被中财论坛录用,获稿费300元;《幽幽竹香入梦来》、《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父亲的草棚子》等文章被上饶日报、上饶晚报、婺源报等录用,这些我都说与女儿听,拿给女儿看,让她看到文章能带来不少的收获,从心底里接近文字。

  小学生对于作文,终究是一个“怕”字,写不来,老师、家长又在逼,所以一提到作文,整颗心都吊起来,焉能写好?其实,对于小孩子而言,心中本无所谓害怕,害怕是后来产生的。只要我们让他们觉得写作不是难事,那么对于写作,他们自然不会皱起眉头。我天天写作,每篇随便一扯都是千字以上。在我眼里,写作是种乐趣,可以带来人民币,带来名气,带来我内心的充实。许多次写文章时,我都是边写边笑,自己被自己逗乐,女儿耳濡目染,觉得写作就像玩一样,愿意亲近它。

  我一般不愿意逼孩子写作,因为我深深地知道,逼着逼着就进了死胡同,家长与孩子都一起陷入了绝境,再也难以找到出路。所以,一年级都过了将近一个学期,我才带着女儿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吃饭》,一篇《公园里》,两篇而已。我要做的是让她自己想写,让她自己爱上写作。

  写作是要亲身经历的,凭空想象只能是虚假的代名词,只能是催生出脑袋的空空如也。今天上午,我带着女儿来到茶文化公园。一路上,我带着她看天,看白云,看落叶,看小河,看小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若谈结构,谈修辞,谈技巧,那无益于对牛谈琴,只会把孩子引向写作的悬崖绝壁,越来越糟。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家长的引,引导他们回忆平时的知识,回忆学过的文章。如看白云时,我有意识地背了背《天上一群小白羊》,这是女儿学过的,背过的,相当熟悉的,她自然由白云想到了白羊;看落叶时,我说起了《爷爷和小树》,她也就觉得落叶像床被子,给土地盖上,土地也就不冷了;为了使语言生动些,我淡化修辞,却故意指着打羽毛球、洗衣服、晨炼的人说,公园里,有许多人,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女儿接着我的句子,看着人们的行动,很顺口地说出:有的在羽毛球,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跳广场舞。有了这些引导,女儿的材料就有了。

  游完公园,我跟女儿回家。回到家,我趁热打铁,拿来本子、铅笔、橡皮,打开灯,准备好桌椅,给女儿营造写作的氛围。其实,在平日里,就该如此,不能临阵磨枪。女儿坐下后,不知道怎么开篇,不知道怎么分段落。没事,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可以慢慢教,可以让他们翻开语文书看,明白题目写在中间,段落要空两格,每句后面有标点。我们还可以边教边鼓励“你好棒”“你真了不起”。遇上不会的字,可以让他们用拼音代替,别要求十全十美,允许留有瑕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篇文章写完,记住,请记住,这不是结束,这才是开始,这才是刚刚开始,这是延续下一次写作的最佳时机,若是就此放过,那是大错特错。我一般都要将图片发下来,将文字输入电脑,放在QQ空间里,放到微信朋友圈,引来一片赞叹,留下一句句表扬,这些就让女儿看,让她自己感受其中的乐趣。每每看到这些时,女儿的小眼眯起来,脸上乐开了花。除了这,我还会把文章投到报纸上,投到站去。报纸上录用较难,站却有专门面对学生版块的,要求不太高,录用较简单。发表后,让女儿自己看看,自己欣赏,自己品味。偶尔,稿费也是可以有的,自己掏点腰包,给上五元钱。钱虽非利器,虽有可能引向另一个误区:让孩子拜金,但不得不承认,钱是最有效的,关键是把握好度。

  孩子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且让我们这些家长放下所谓的忙碌,多与他们亲近,多想想办法,只有心到,才能无悔。教育不可回头,且行且珍惜。

  扛起独立的大旗

  又要开学了,儿子在我的再三催促下,终于勉强完成了暑假作业。看着他一副万事无所谓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从小,他就在我们的庇佑下长大,事事都靠我们打理,他只是坐享其成,以至于养成依赖的性格。

  开学前,我叮嘱他准备好东西,他回答:“妈,不是有你吗?”是啊,以前每年开学,都是我将一切准备妥当,拉着他去报名,填表、交钱等都由我处理,他只是跟着我的屁股后面,在老师眼前照个面。突然在这一刻,我觉得应该放手了,让他自己去做。

  “从今年开始,你要自己去报名。”我说。

  儿子一脸诧异,盯着我看了十几秒,然后开口:“我不会啊!”

  “不会就学,任何人都是由不会到会的。”我咬着牙,继续说。

  儿子站在那,不点头也不摇头,却赖着不走。

  我知道他的心思,不知如何开始。我引导他:“你准备好东西,到了学校,可以直接找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做的!”

  儿子央求我:“妈妈,你就陪我去最后一次。怎么样?”

  “不,绝不行。”我语气坚定,说完,回了自己房间。

  儿子开始准备东西,我坐在房间里玩电脑,总想出去看看他准备得怎么样,作业带了没,成绩单找到没有,书包整理了没有,但我一直忍着,刚迈出去的脚又缩了回来。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得让他学生独立自主。

  9月1号,我一早起床,把钱交给儿子,儿子自己带着书包离开。

  儿子刚一出门,我的心就开始吊起来。家离学校少说也有一公里,路上车水马龙,他会不会闯红灯;学校边上有条河,他会不会到河边去玩耍;报名时,他知不知道填写表格,会不会交钱,一系列的疑问敲击着我,震得我心神不宁。

  儿子还小,我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这么狠心;怎么能让他自己去承受开学的诸多问题;孩子是应该独立,但又何必急在这一时三刻?

  我转念一想:儿子长大后,要是高分低能,他的生活将由谁来照顾,我这个母亲又如何自处,总不能满头白发,还跟在他的屁股后面,陪他去相亲吧!想到这,我的心又渐渐安定。

  时间一分一秒地跳动,它像一个蹒跚的老人,走得实在太慢!

  十点钟,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儿子推门进来。我看到他一脸的笑容,知道一切顺利,但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怎么样?”我试着伸出手,去接儿子手里的书包。

  “还行,同学中一个人去报名的还挺多的。”儿子没有理会我的手,径直把书包放在书桌上。

  “那还好,证明儿子——你是可以自己完成的。”我有些兴奋。

  “老师今天还表扬了我,说我能自己来报名。”儿子脸上飞翔着欣喜的色彩。

  “噢。”我若有所悟,原来老师早就希望孩子们能自己动手。

  “早知道,我以前就应该这么干了。”儿子继续说。

  的确,早应该多让儿子锻炼自己。

  之后的日子里,儿子自己能动手的我坚决不插手,小到洗衣、叠被,大到处理矛盾、看望亲戚。有时,丈夫都有点看不过去,忍不住埋怨我:“儿子还小。”我嗔怪:“已经十二岁了,这个年纪的我们都已经上山下田了。”丈夫不再说话,也默默赞同了我的观点。

  儿子开始有些不适应,我只在旁边教,并慢慢鼓励,即使儿子眼中饱含泪水,即使自己的心中也在淌泪,我依然狠下心来逼他自己做。后来,儿子已不需要吩咐,事事主动做好。

  前些天,亲戚来我家串门,走进儿子房间,整洁有序,被子叠得整齐,书籍井然有序,地面干干净净,他忍不住夸奖:“真有你的,把儿子教得这么好。”

  我有些羞愧,同时又有些满足。儿子成长之快,真令我这个母亲也刮目相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106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