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乔家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老于就是想起了这些事,说着,你也真的情报准确呀!难道不是连我这个离开集团三几年的顾问,你也偷偷上手段瞄着我那?

  上上。老于被乔总推上了左座,门被关上了。老于等着乔总上来再说还有事见网友的事吧。乔总坐在驾驶座位上,笑笑。还是那个样子,似笑不笑,微张的嘴唇,红红的,胖胖的,厚厚的,突突的,一排白色的牙微露着,眼睛和鼻子也就眯了起来挤在了一块。

  我真有事。老于说。

  乔总仿佛没听见或没当回事的竟然扭动了车钥匙点了火,发动机默默地轰动着。老于疑惑着、盯着、看着乔总把车子起步的操作。乔总嘴巴微张着。这是乔总习惯性的友好表示,像鱼儿的嘴。乔总轻轻说着:没带司机,顾问奇怪啦?

  老于这才回过脸看着前面,说着:小心……诶……上哪里去?怎么向东开啊?我真的还有事,人家外地来的,在宾馆等着我吶。

  顾问,乔草营几年没去啦?

  乔总,难道你要我跟你去乔草营?我真的有事。真的。

  不耽误你的事。

  那就送我回去。

  走吧,一起上乔草营。

  老领导啊,你没看到我们?回头看看,后排还有我们啊!

  是,真的是后排还有人,说话了。

  老于回过头看看谁在说话,两个,不认识,左边的正在哑笑着,自己后面的却一脸坏样,哂笑。

  顾问,谁在等你啊?该不是网恋吧?老家伙还真交上桃花运啦?乔总幽默还是老样子,但这次是有点坏笑,那种没出声的咧嘴笑,这嘴在咧开坏笑时,形成一个长方形,嘴角好像是两个90度的框框。

  乔总。老于坐正了身子说。是网上认识的,来看我,男的女的真不知道。

  曲径通幽处……后面两个人同时酸溜溜地念起了唐诗。

  老于一愣。忽然领会了什么,回头,眼睛亮了起来:禅房草木深……啊?你们是?

  我是“乔小生”啊!

  我就是“老营亲人”!

  老于睁大了眼睛望着乔总:你们……你们……怎么认识的?

  顾问啊,无巧不成书吧,一起长大的哥们啊。他们俩就是乔草营的。一起去。他们回家过年啊。乔总把头向左边一歪,这是乔小生;乔总又把头向右边一歪,他,乔榛,这名字还是你给起的呐。而后,眼睛直视着前面。他们昨天就给我打电话,说起你,我告诉他们,那是你的笔名,知道啊。老上级了啊。告诉他们,你就是1964年在桥草营当社教副组长的于启序,前些年是我集团公司老顾问啊,出了不少点子,集团才走到今天啊。用这个笔名还在省报上写了篇宣传集团的稿子呐。

  呵呵。老于一笑,还是那么幽默地说着:原来如彼!

  哦,到了黄河大桥。过了桥就上了去乔草营的老省道了。老于转回头和两个人握手,说,虚拟世界还真实起来了。可是想不起来了。

  乔小生说,你去乔草营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候,1963、64年,那时我们才几岁啊。这不是,转眼都五十出头了。乔榛也伸过手,紧紧抓住不放,你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纳。

  老于感慨着:人家说,退休了就像是进了深山,没人搭理,门可罗雀。我这可倒好,有点门庭若市啊!没想到四五十年前的你们还想着我。

  顾问。乔总转了一下头说,顾问曾经告诫我的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是。当年乔榛掉进了涝坝,正好你在哪里打水,你跳进去,齐腰的水里一把拽住乔榛,往边上走时,把乔榛推上岸,你却一个仰八叉,弄成了落汤鸡……忘了?

  老于嘿嘿一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乔总这句话引用的好像不是在落水时说的啊。忽然想到了,就较真起来。诶,乔总,那个建材供应商的九百多元钱,你后来给了吧?

  乔总皱了一下眉头,上牙咬到了下嘴唇,说,没给。你是不知道其中问题,顾问。对了,就是这件事,让你说我要胜造七级浮屠的。不能给。

  老于没再说话。他想起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才找个理由辞职的。人啊,农民出身的乔总,苦孩子的乔总,怎么就变了?还理直气壮的。当初他带着乔草营施工队在老于自己手下干活时,虽然是第一桶金不多,可乔总在当时对那些农民工和经销商真是大方啊,善举一大片,怎么说变就变,永不回头了!不就是九百块钱么?当初乔总还笑着说,资本的积累是血淋淋的,马克思说的。唉,恬不知耻了。小农经济的传承加上劣根性的无奸不商,不可救药!于是,老于的脸铁青了,没肉的脖子,爆起了青筋。那时没打招呼就不上班了。

  那天乔总没事人似的,打电话说,怎么,炒我这个老板的鱿鱼啊!

  到底,老于没再去上班。乔总还是没发生事一样,过年过节上门拜年,说老领导的第一桶金,不能忘。老于每次听到这话,都会说哼哼,九百块钱忘了没?不过,每年也就成了习惯,老于在乔总拜年时,总会给乔总一纸建议,这么些年,乔总也就照着建议走过来,房地产、金矿、金融担保公司、上市……于是,乔总这两年来拜年还会加上一句:公司到集团,到上市,得感谢顾问的指导……

  老于想着,就听到乔总说话。

  乔总转过头看了老于一眼,说,一会带你看看我在乔草营的杰作,你就不骂我了。

  乔小生看到僵局了,出了个话题:这段路比起四五十年前变了样啦。那时是砂石路。记得每年秋天去城里蔬菜公司拣菜叶子的时候,架子车老于你坐在车把上,我们三个小的一起坐在车屁股上,像压跷跷板那样,你点一下脚,我们再点一下脚,城里高,乔草营低,顺着这大路的坡坡,一路溜回来。我们爹爹说,城里来的社教干部学农事就是快,同吃同住同劳动,连翘翘车都学会了。你那时才知道乔草营的社员们,就是用捡来的菜叶子腌酸菜,支撑一年的生活。

  老于回过头,臂膀搭在车靠背上,说,是啊,那时给我们社教组吃的是搅团,你们喝稀汤汤。

  乔小生哈哈大笑着,说,你们不会吃搅团。我们吃完饭都舔碗,你也学着舔,开始总是弄得脑门子、鼻梁子、嘴巴子,到处都是搅团……

  和这两个“孩子”网友聊起了五十年前的事情,老于百感交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349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