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乔家散文(3)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车转了个大弯,老于发现上了一条窄窄的水泥路上。老于正纳闷,向前看着,问乔总,这是到哪里了?

  几分钟就到。乔总说。

  那胖乎乎的中指向前指了指。是了,乔总得意的时候,比如那次看一个新区落成的园区景观时,就是这样,用胖胖的中指点点着。

  乔总解释说,这叫做不出头、不落尾,中不溜丢最安慰。老于问他什么安慰?乔总说,自己满意就行。出头的事风险大,落尾的事找挨骂。民企的理念啊。呵呵,他的顺口溜,总是适时喊来,神气活现。

  这个路是乔总修的,进老营的路。乔小生伏在我的靠背上说。看,一拐弯就进山坳了。

  果然转了个弯,是乔草营坐落的那个山沟沟。老于忽然看到一个牌楼时,车就猛地刹住了。乔总说,下车下车!

  老于端详着这个牌楼。自言自语着,不对啊,好像没印象啊……

  乔小生接上茬,前几年修的,修旧如旧,你没看上面那个匾额?

  哦,是有个匾额,上面写着:“乔草老营”四个大字。右边上款点题:康熙十五年立营纪念;左边下款:乙丑仲夏乔俞青书。

  老于兴致来了。呵呵,老村长的字更加挺拔矫健有气势了!

  老于在前,乔总在右,二乔跟随,转圈子看了个够。牌楼的四个柱子是一米多高的长方大石头支撑,四根水泥电线杆子做的柱子插在方石头里,刷上木纹漆,上面用铁箍抓住木椽子连接起两层牌楼顶,别说,在这个乡村的大门设计上,还真有点格调。

  怎么样?我的主意。乔总笑容满面,厚厚的大嘴咧开成了长方形,像横卧着的牌楼石头底座。

  老于指着问,这四个柱子有点不伦不类,上下不一样粗,刷上棕色油漆也还是像电线杆子插在这里。牌楼顶上还是很古朴,不错。

  到底是顾问级的人物,一看就清楚。乔总说。当时用木头的,怕不结实,没找到油麻子和桐油,不会,弄不清楚,还会腐烂;做水泥的,这底座上弄一个圆形浇灌水泥的模子,忽然有了灵感,看到了拉来准备给老营子装路灯的电线杆子,就用上了。还不错。

  装路灯啦?通电啦?老于高声呼应着,回头看看山腰,是,上面有电线杆子。边看边想,镇上对这里孤孤单单远离县城的二十几户还真关心,通电了?其实那电线杆子是通往山头上风力发电装置上的,这是后话。

  二乔,乔小生和乔榛几乎齐声说道:这些个老营子的新建设施都是乔总为家乡做的善举。

  老于记得当年搞社教时,曾到博物馆找地方志,从西汉开始,历代兵家在西部各府县外,沿管道修筑哨楼,营堡,这些营堡大都占据着军事要冲,用以防守。元代时大部分偏废了,明代时又大量从内地移民,建了许多营堡。当人们问起我们的祖上来自哪里时,老人们代代相传的说法是,“山西洪洞大槐树”。那是明代的移民戍边的出发地。清代时再度重新维修新建,到了乾隆时期,沿丝绸之路的营堡,仅甘肃境内就有“榆中七十二营”的传说。有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有以军营所处的位置命名的,有以某一个特定的人物命名,有以军营的规模命名的,有以军队的番号命名的,不一而足。

  乔家营,据说就是取自一帮子乔姓移民的姓氏。

  这次来到乔家营第一眼就看到这牌坊,老于还真是感该万分,虽然还没进村,对乔总有点刮目相看了,那900元钱的事,也许真的如乔总说的,事出有因了。

  记得还是十多年前,一天,忽然有一位称老于为叔叔的人来到办公室,自我介绍叫乔有富,一进门就说,原来还真是叔叔在这里。老于睁大了眼睛,觉得这人的意思好像是早就认识。这乔有富又说,不认识啦?还记得1964年在乔家营,大冬天的,你们四清,哦,就是社教工作组来了,是我给你提着脸盆网兜带到我家住下的啊。老于想起来了,工作组都是分开住到社员家中,那时叫做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是从那时到新千年,老于就没有再去过那个贫困的山村,这眼前的人看起来三四十岁,那时还小,面貌对不上号。这乔有富又说,那时我六岁,都叫我富尕娃。老于想起来了,是社长家的大儿子。

  老于随着乔总往里走,转过牌楼后面一个影壁,老于吃了一惊,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感涌上脑门,他站住四顾。

  乔总看出了老于心思,噗嗤一笑,说,怎么样,这四合院不错了吧。

  是啊,是啊。老于点头。

  原来没有牌楼和影壁,转过来还真有点疑无路又一村的感觉。过去迎面的房子是大队部办公的,四合院两边的耳房与正方之间有房子沿廊相连,两边的耳房就是当年大队的库房。

  乔总指着说,你随我慢慢走慢慢看。我拼搏20年有了一个上市的大集团公司,上市,还是你于顾问提出的,全市第一个私企上市集团啊。股市上融资来了钱,不能忘了养育我的乔家营。原来我把23户的年轻人弄到城里我的集团里上班,又资助了上学的孩子们,总觉得还不行。乔家营的中老年的人们还是在山坡地上种荞麦,种糜子,没水浇地,靠天吃饭。当初你于顾问不是帮助收谷子,两手靠子也都尝到了拔荞麦糜子的受罪劲了吗。

  老于伸着张开的双手,想起了这里不用镰刀收割,因为靠天吃饭,庄稼只有20多公分高就收割了,只能用手拔。人们蹲着,双手向前搂去,指头骨节子这里叫靠子互相磨着就都出血了,一天下来饭都不想吃,那疼痛的事至今难忘。

  乔总继续说着,直到成立集团,上市,你顾问走的时候提出的搞搞乔家营开发,我当回事了,在全国有四个城市开发了房地产,赚那么多钱是该想想老家了。乔家营的老乡们,常来借钱,年年如此,我知道他们是拿了钱回去过日子,你顾问的话点出了要害,救贫不行,扶贫开发才是乔家营的出路。我带着集团公司的干部出去转转,考察,觉得乔家营大有作为,虽然大家担忧离城里太远,开发旅游娱乐没人来,我觉得是要宣传做到家,现在人们在城里过日子有点腻了,空气又不好,有车族多起来,弄出点名堂会有出路的。

  这走到大队部后面,才看到了老房子已经整修了,进得屋来,乔总笑着说,看看,老坡、老地、老营子、老炕、老灶、老房子,我在后山修了农村新居,一户一栋,每户250平米,这里就成了清末民初农村展示区。  老于看看,还真是老炕、老灶、老房子……

  乔总指着房子里的老式桌椅板凳,炕上的破败铺盖,炕桌上墙洞里的煤油灯……一切都让老于恍惚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四清运动”年代……

  住宅区对面的坡地原来的庄稼地已经是树林一片,树林里隐隐约约有红色屋顶显现。走过连接的桥,才认出原来是梨树林,乔总特意指着树林前的小条条空地,说,看到吧,我的杰作!他得意的眼光看着老于。一片光秃秃的地,老于疑惑之间,乔总说话了,这在开春就种上各种庄稼、蔬菜,城里的孩子来了可以学习到农村庄稼蔬菜生出来的知识,哈哈,可受城里来的家长们欢迎哪……

  弯曲的林间小道通向一个高大建筑,走进去暖呼呼的。

  乔总介绍着,当初西气东输的天然去管道开工时,我集团出钱把管道接了进来,紧接着,村村通通了电,打了两口深井,浇地、民用,以前自己装的风力发电就成了一道风景,电力还卖给电力公司挣点钱。

  大厅上面四层,中间一层到顶,四层房子围绕着大厅,有通廊。一层是各种小吃大餐的操作间,二层以上就是散客厅和包间了。老于看着透明的一层操作间里几十人忙碌的样子,揣摩着生意一定不错,乔总说,现在人们就是喜欢往山野农家跑。

  二乔已经不知去向,大约是去看自家的人和亲戚去了,上到了四层,乔总带着老于进了用兰州话“尕地个”标注的包间,老于才想起,走进来后发现标间的名字很有特色,没太琢磨,这时才悟到,对,都是兰州地方话的用法:“尕地个”“闲球娃”“半蔫汉满”“佛佛子”“亮活得很”“瓦渣滓”“哈富的”“挖抓的”……虽然老于在兰州住了小半辈子,只记住了这几个放包间的名字,其他的走马观花都忘了。老于对着乔总说,上百个包房都是兰州土话用名,你真行啊,特色!乔总说,还是发动员工征集来的……

  乔总咧开嘴说,顾问,怎么样,亮豁着吧,老于正要说,门帘子动了,二乔端着烤全羊和几盆小吃上菜了,嘻嘛香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349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