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游章安古镇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今天,是礼拜天,我们一家三口吃完中饭,实在觉得无聊。老公提议说,我们不如开车去章安玩吧,女儿拍手称好,于是,我们驾车直驱章安古镇。

  古镇章安位于灵江冲淤形成的椒北平原上,依江临海,现属台州市椒江区。章安历史悠久,西汉始元二年建回浦县,东汉光武帝时改名章安。三国时置临海郡,章安作为郡县治所,一直延续至唐武德四年(621),历史上曾是浙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疆都会”之称,是名副其实的台州人文渊薮。

  车到章安,已是一点左右,我们从“回浦商业街”直进,经菜场,到章安古街中心点——章安桥。据《临海县地方志》记载:桥全长34米,宽4.5米,共3洞,拱式,全部以石头砌成。横跨百里大河回龙铺。桥的旧貌犹存。桥始建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00年间),故人有诗云:“桥头明月古今园,桥下春流晓夜旋。唯有赤栏吟眺容,衣冠不是晋当年。”桥西端有座祀山庙。东街与西街此桥相连。街与河在此相交为十字形。经方万盛、方隆盛药店,此药店与临海方一仁药店是同宗兄弟;经一座牌坊边,听说这牌坊是文革时期被敲掉,其坊脚仍存。经卢氏祠堂,这祠堂是十多年前修复的,现已成为老年活动场所,也成为族人办理凶丧喜事的地方。见其门厅建筑富丽堂皇,门上高悬“卢氏宗祠”匾额,厅前檐下高挂四盏大纱灯,每盏灯下各写一个大字,连起来是“兵部尚书”四个字。看来这是卢氏宗祖中曾做过的官职。门前广场,右侧设置老年活动室,热闹非凡。卢氏宗祠过去,便是文昌阁,其门是从横边进的,门上嵌着“文昌阁”三个字,门两边写着:“世世文人夺魁有其功;代代墨客得仕有斯德”。直进是文昌阁,殿前天井,对面戏台,台上高悬“百花争艳”的台额,两边台柱上写着:“继中华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创繁茂百花齐放德艺双馨。”台上藻井画着彩色图案,台后壁正中画着“财神送元宝”图。天井左右为厢房。走廊里面是正殿,上方悬挂“玉清元始”匾额,两边柱上联语是“双飞宝剑妙非凡;终南山上炼仙丹”。殿内佛橱里祀奉着“元始天尊”、“文昌帝君”等神像。走出文昌阁,过马路便是金鳌山。

  金鳌山是椒北胜景。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海边,有只巨大的神鳌夜里在此捕食,发出异样声响,身上射出金光闪亮,被一渔民发现。因为它在人面前泄露天机,被贬于此,化为一座山。人们即称此为金鳌山。

  上山起步处有竹制牌门,门上以“金鳌道院”为门匾,两边四方竹柱上写着:“东临大海万民乐业庆喜色;岳在帝穹五谷丰登和太平”。进门右边山脚有一亭,再往上,左边路边也有一亭,亭柱缠龙为黄色,亭额是“望江亭”。近亭观看,台州市区隔江相望,高楼大厦林立,海门东山于此相峙,椒江下游,烟波浩渺,百舸竞驶其间,上游大桥如虹,卧架南北两岸。正是风景如画啊。

  抵达山腰,从南边横路进去。右边山脚竖着一排石碑,西头独立一块,南面刻着:“金鳌山宋高宗行在遗址”,背面刻着宋高宗行此事迹于日期。

  从碑西边墙角拾级而上,到一殿前,是“康王殿”,门联是“碧海底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玉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这是宋高宗赵构写的一首《金鳌阻潮》诗。赵构于建炎四年,正月初三日,因被金兵追赶,避到金鳌山。因形势紧迫,他欲起航南行,风浪太大被阻,而作此诗。殿内祀奉康王神像,像前左右有一联:“大难时刻麦碎饭拌鸡汤觉得津津有味;太平年间日尝山珍海味食嫌味不如同”。这副对联,包含两个历史典故:康王逃难八哥鸟与蜘蛛保驾;麦碎娘娘救驾。

  赵构逃到金鳌山,金兵追来,他在山腰钻进一个岩洞——蘸金洞,此时八哥鸟凌空高叫:“倒退、倒退!”高宗闻之,即转身退入洞内。蜘蛛立即在洞口吐丝织网。金兵追到洞口,看脚印走出,洞口布满蜘蛛网,认为高宗已出洞逃走,就撤退了。这就是宋高宗大难临头,八哥、蜘蛛解难。

  赵构脱逃出洞,走到山脚一户人家,碰到一位老妪在家。赵构向她要点吃的,老妪说,家里只有麦碎饭,还有一只鸡。高宗说,随便什么吃都可以。于是老妪杀鸡,煮麦碎饭。高宗因肚子饿,鸡汤淘麦碎饭,吃得津津有味,记忆犹深。后来天下太平,皇宫里吃的山珍海味,都觉得没有那老妪做的饭好吃。就派人把那老妪叫进宫。老妪对他说:“不是我做的饭菜好,而是万岁那时肚饥食有味。”高宗听之有理,即封老妪为御妹娘娘,后来百姓称她为“麦碎娘娘”,其神像今祀奉在康王殿里。

  我们在康王殿门口向西的弄堂进去,右边是高楼,到楼下穿堂边向右拾级而上。这地方的建筑依山势一道一道的造上去。上层是戏台,高悬“正大光明”的台匾,两边台柱的联语是“文中有戏戏中有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音者听调不懂调者听音”。台的北边是平台,上一道,两边是看台,再上是“东岳宫”,宫里正中坐着东岳泰山大帝,两边有十殿阎王。大殿建筑雄伟壮丽,宫前两侧平台吊廊,有一对石狮子恭候迎接香客游人。

  看看时间,已是三点三刻,我们决定下山回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714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