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漂逝的河口公园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上饶市铅山县城西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今年开始实施的“调头向东”发展的策略,迎来城东建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在令人兴奋之余,我不禁想起被毁于“文革”期间的河口公园

漂逝的河口公园的散文

  铅山县城古镇河口是历史上开埠很早的地方之一,许多关注民生的设施建设得都很早,譬如火力发电就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其中的河口公园也是当年上饶地区最早建设的人民公园。如今年逾半百的河口人,至今仍然津津乐道当年的河口公园而难以忘怀,现在的年轻人,已几乎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铅山县未曾遭受到侵华的日军的占领,这种情况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疯狂侵略进一步扩张,福建沿海城市和周边省、市地区相继沦陷,河口犹如一座孤岛,成了前方的后方。由于河口早在1934年就建立汽车站,加上水运发达,玉山、上饶的汽车可以通过“饶铅”公路直达河口,使得各地难民纷争从水、陆路蜂拥而至。河口一时人满为患,一般人家的阁楼几乎都被租住一空,使得八省码头的河口古镇空前繁荣起来。

  由于人口陡然增多,河口商会的有识之士,提议在郊区修建一座河口公园,以利于群众休闲游玩之所,此举得到各界人士广泛赞同和支持。修建公园的资金要自行筹措,政府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消息传出,引起民众议论纷纷。

  清晨,二堡街上开始了喧哗的早市,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市场一派繁荣景象。一位租住在小河沿的翁姓浙江金华人,高挑个子,只有夫妻俩生活,他平时以画山水松鹤鱼鸟为乐,书画艺术颇深,且从不卖画。这次他为修建河口公园,破天荒设摊位在金利合对面,摊上摆放各种颜色和画笔,竖立一牌,上书:一张画五斗米;一张大画一石米;义卖所得收入全捐献修建河口公园。他的义举得到老百姓的赞许。由于他绘画精湛,作品妙趣横生,形象非常逼真,吸引许多民众驻足观看,解囊购买。

  下午就在家里作画,并让老婆拿到裱画店装裱后再出售。当年在河口避难的有钱人也很多,他们听说要修建公园,也愿意资助,说:我们的家乡都被日寇侵占,还好有河口这块地方能容纳我们,现在要修建公园,我们也要尽一份力吧!各商家在商会的倡导下纷纷捐款。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资,1942年初开始筹建河口公园,下半年,修建公园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明朝费宏宰相家乡的清湖费家“甲秀园”清末年已经被毁,遗存园林各种景观石很多,其中一部分运至河口公园施工现场,另有大部分假山石运往南昌青云浦修建八大山人纪念馆

  1943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因战事需要,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迁驻到铅山这个大后方。这时河口公园正在修建中,因后续资金投入发生困难暂停。三战区联络处官员便将这一情况汇报长官司令部并建议: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扎铅山,带来一批工厂、银行、学校等相继迁入,商埠十分繁荣,铅山河口镇成为战时南方重镇;如河口公园顺利建成后,可供高级将领和家属们的休闲场地;又可体现抗战后方的社会稳定,军民团结共同抗战到底的决心。

  于是河口公园后期工程交由饶铅警备司令部与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由于有军方参与,资金充足,工程进度加快,施工人员全力以赴不负众望,仅用半年时间,河口公园就全部竣工。

  1944年6月的一天,军界和地方政府在河口镇王家塘广场隆重举行河口公园开园庆典。公园坐落在古镇河口镇近郊,饶铅公路以南,大门两侧为红石格砌筑的围墙,大门为四根石砖柱子,门上端搭建一拱顶,上书紫红色的“河口公园”四个楷体字,公园三面环水,绿草如茵,占地四十多亩。从上游引来发自武夷山的铅山河水,环绕河口公园,与城镇内惠济河相连通。

  公园里绿荫如盖,芳草遍地。有一大片芭蕉林,李树、桃树、枇杷树、柚子树遍布。凉亭边有小桥流水、假山,茂林修竹,微风吹拂,清凉宜人。1944年7月28日的《前线日报》曾刊登邵仲宜先生《河口浮雕》文章,文中“陶冶情操,建设公园”一段写道:现在值得河口军民同乐和给外界注意的还是“河口公园”的建设,它确是河口军民陶冶情操,调节生活的唯一场所,而且离市区又不远,假山老树、木桥草亭,以及鱼池花卉等,已整齐地点缀于河口的近旁。绿荫深处,常有成群游人出没;黄昏前后,红男绿女和老妇小孩往返留恋,只显得公园太小了。还有使小朋友们天真欢乐的地方,那即是公园中设了一个儿童乐园,乐园中由各界捐助了跷跷板、秋千、浪桥,滑梯和云梯等。对河口公园作了客观详尽的描述。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建国后,公园归属河口镇管理,在原来的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走进公园内,风景如画般映入眼帘。约五米宽的道路两侧,种植着一米多高平整的绿化风景树,左侧草坪分布着四副石桌石凳,可供游客选择下棋打牌,园区的树木花草,在两任管理人员精心培育下,长势茂盛,绿荫浓郁,五彩缤纷,这里是人们早晚散步活动的中心。

  公园大门内约五十米,越过路旁花盆右侧有一栋两层木结构的房屋,这里就是两任管理员老刘师傅和张大洪先生的住房,门外有六级长条青石板台阶,门内厅堂,左右房间,厅后厨房后院。屋前宽敞的坪地有序摆放各种名贵花卉苗木:有玫瑰花、白玉兰花、桂花、梅花、茶花、菊花、茉莉花、芙蓉花、水仙花、仙人掌、仙人球等,栽植在景德镇烧制的花盆里;从公园大门一路走来,两侧摆放着几十盆花卉,春夏之际这里的花木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十分养眼。

  与韩家村毗邻处还有一片梨园,清明前后,梨树花开如白雪撒落枝头。树下绿草如茵、野花竞开,花草丛中的许多含羞草吸引了游玩的小孩,他(她)用手指轻轻的一碰,含羞草就齐刷刷慢慢收缩,一会儿又舒展开来,小孩又拂拭一下,它又缩紧了,引得孩子们和父母阵阵笑声。这里也是我童年常去玩的地方。阳光明媚的日子,假山傍、草地上、梨园前常有结婚的新人在此拍照留念。有时候,公园内还会出现一队队少先队,他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整齐的步伐到公园里开展队日活动,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公园上空。

  星移斗转,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后期,一场“文化大革命”浩劫毁坏河口公园。那是1968年2月25日两个造反派在金鸡山发生对峙时引起重大命案。为厚葬死者,造反派选择在环境优美的河口公园里修建起一座水泥浇筑的大坟墓安葬。同年的6月下旬,两派实现大联合。有人认为河口公园内不宜保留坟墓,于是拆除迁葬到金鸡山。

  当时的河口公社某些人也认为公园、花园类的建筑均属于资产阶级四旧产物,县医院需要扩建住院部,有关部门同意选址在河口公园内,于是从1973下半年开始,河口公园内响起了建筑施工的机器轰鸣声。1974年建成住院部,1976年扩建医院化验楼、宿舍楼,后又建起保健站等楼房。再后来公园内又建起私人住宅楼。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河口公园周边陆续建起酒楼、商店、学校等建筑物。形成和北边相连接的信州东路与胜利中路,2008年又拆除县二中,继续延长胜利中路和鹅湖大道相连结,至此,河口公园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声无息日夜流淌的狮江河水,从未放慢西去的脚步,它带走了岸边古镇昔日的繁华,逝去的“河口公园”也如江水中的浪花,漂啊,漂!消逝在那西去的尽头。诗云:“沉舟侧傍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尤其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而今的河口镇已经建成多个公园,投资更多,规模更大,更加清新美丽和充满现代气息的公园,让市民生活在花园里一般。譬如:城西的“清湖公园”、城南的“马鞍山公园”,城东的“滨江小区绿化景观带”兴建九狮景观大桥等等,每天早晚都吸引许多群众在此游乐休闲或散步做操锻练身体。

  城北信江边的九狮山正在紧锣密鼓打造规模更大的“辛弃疾文化主体公园”,待工程竣工验收后,将成为上饶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中国辛词文化纪念旅游基地。

  ?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788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