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旧时光里的村落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流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旧时光里的村落散文

  走进流坑,村口的正中间便是一棵有着上千年树龄的古樟树。这棵古樟树大约有15米高,树体遒劲苍老、全身斑驳,树上长满了寄生“槲蕨”。站在树下,凝视它的枝枝叶蔓,让我感觉到了岁月的变迁。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世世代代守望着这里的故土和黎民。

  导游是本地的一位董姓女孩,真诚而质朴,就象这里的民风,自然而清新。小董介绍说:流坑原是唐代宰相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然后再迁至乐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全村有上千户人家,四千多人口,是一个有着古朴风貌、厚重历史文化的大村落。

  沿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小董带我们走进了流坑村。小路的两边满是荷塘,荷塘的岸堤上栽种了密密匝匝的杨柳。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杨柳吐翠,塘水含烟。一弯新绿直达水面,微风吹过,涟漪骤起。走过高高低低的荷塘,小路的深处便进入了村落。流坑的民居建筑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土木结构的旧式民房,一种是砖瓦结构的,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旧式豪宅。而这两种建筑便是以荷塘以界,一分为二,一个居左一个居右。

  我们首先走入的便是以“状元楼”为代表的土木结构的旧式民房。导游小董很自豪的告诉我们说,我们所经过的街道,曾是古代流坑村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上的商铺很多,南北货都有。从街道两边房屋还存有的一个个一米左右高的店铺窗口就可以看出,当初这条商业街的热闹和繁华。这里的大部分房屋已没有人居住,现在主要作为景点用来供游人参观。偶尔有些旧屋还然有人居住,也不过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三五个老爷子聚在屋子里中间你一言我一语的下着象棋;或是两三个老奶奶坐在屋檐下静静的纳着鞋底,阳光轻轻的、暖暖的,一切是那么的安静、祥和,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住了脚步。这条街的中央叫“四方街”,四方街连接着村子的各个方向。小董告诉我们说,电视剧《春草》就曾在四方街拍摄取景,我静静的坐在“四方街”的石凳上,似乎感觉到了春草的气息。

  走出四方街,沿着柳树满堤的荷塘,我们走进了流坑另一处景致——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民居全是古代徽派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走壁。经过千年风雨的剥蚀、风化,墙面依然清澈如昨。房屋与房屋之间都是窄逼的巷道连接着,如有走进了迷宫。这里的巷子被人喻为“时光隧道”。穿过悠深逼窄的小巷,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我突然希望在这里能够遇见,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惜我不是戴望舒,我无缘这样的艳遇。

  走进这里的古民居,让人感觉走进了旧时光。房屋里面多是上下两厅结构,中间还有雨廊,房子前面也多建有照壁。照壁上刻有富有寓意的花鸟草虫画,寓示着主人的喜好或是对后代的无限期许。这里的大部份房屋都是空置的,没有人了居住。因为少了主人,屋内也早已没有了生机。旧的、暗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让人时刻想要逃离。从导游的介绍,知道了这里房子的主人原来很多在古代都是殷实商贩人家,有的还是官场贵人,有权、有势、有地位。其实,繁华也好,苦难也罢,在时间面前,在岁月的河流中,一切的一切都已随时光悄然消失,唯一能留给后人的便是这日日还在的安宁和劳作。

  走过“时光隧道”,走出古建筑群,又让我重新回到了真实的现在。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在一起,走近一看,原是乡村货郎正叫卖东西。货郎萝筐里装着的全是些针头线脑,糖果之类的小物品。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流坑这样的村落里才能遇到。导游董最后带我们参观了流坑的“园明圆”以及“文馆”。 文馆又称江都书院,建于明代晚期。置身文馆,一种古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那满目古雅精湛的装修,特具岁月沧桑感的一石一砖一木,诱人遐想,仿佛可以听到院堂中回荡着学子们读经诵诗的声音;仿佛可以看见书室中晃动着学子们孜孜攻读的身影。流坑的“园明圆”,其实是“董氏大宗祠”,后来被军阀所破坏。站在宗祠遗址之上,目睹斑驳的墙垣、肃立的石柱、威武的石狮,还有那萋萋野草,无不给人一种岁月苍凉、世事浮沉的感觉。

  走出流坑,我们沿乌江堤道返回县城,导游小董与我们一一作别,流坑村在我们身后渐行渐远,直到消失。但我坚信:流坑的安宁的生活不会变,还有静静的时光不会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990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