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借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谐城市”,说说自己生活其中的这座小城——金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散文

  别看金昌是个小城市,可是周身却罩满了光环,像一位佳丽,身上恰到好处地缀满了各种各样的挂饰,显得非常地美丽华贵:“祖国的镍都”、“祖国的金娃娃”、“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模范双拥城”、“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中国最大镍钴和铂族金属生产基地及提炼中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文明标兵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等,因此,有理由说,正是这座小城市所不断追求的和谐,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更美好。

  光环是美丽的,星河是璀璨的。

  可是又有谁能想到,她的建设历史只有短短三十年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十年确实很短很短,短得就像一眨眼似的,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一个人的生命里,三十年却又很长很长。三十年,从呱呱坠地算起,你得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一分一秒地漫漫走过。想想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你要经历多少风雨,见证多少彩虹;你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你的失败与成功,贫穷与富有,都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写就,直到三十而立。因此,三十年对你来说,记下来就是一部大书,就是一块成长的里程碑。想一想金昌这座小城的建设历史和成长过程,不就像你的前三十年一样吗?从孕育到出生,从零岁到而立,啼哭、欢笑,跌倒、爬起,蹦蹦跳跳,一路走来,终于走成了个铮铮汉子,在河西高地唱大风,声震神州。

  你生活在这个小城是有福的。你见证了一座城市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糙到精致,从萧条到繁荣,也是有福的;你处在一个丰富多彩、扶摇直上、品位越来越高的城市成长的漩涡之中,更是有福了。

  金昌的人文历史当然很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大约400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这座城市,却没有什么人文历史,至少五十年前还只是一个贫穷的小村庄,背靠一座光秃秃的龙首山,在古老的潮水盆地沿岸,遥望千里戈壁,人们依着小小的一片绿洲生存;最少三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简陋的矿区,归一个小镇管辖。大多数人住的是“干打垒、地窝子”和平房,能住到那几栋低矮楼房里的,也只是数万开拓者中的极少数。可是从三十年前开始,这种面貌由于一座城市的诞生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就像一个人的出生,需要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才能呱呱坠地。金昌市的横空出世,也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与开拓,背冰化雪,草籽当粮,才强力分娩。

  改革开放,让这个适逢其时分娩的“婴儿”有了生长的广阔空间,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又为这块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活力。

  然而,成长的过程依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1986年夏天,建市才刚刚五年。那时,自己当然还很年轻,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龄,再有一年就要高校毕业走上社会了,因为兄长在这里创业的缘故,暑期来到了这座城市做短暂的旅行。可是自己看到了什么呢?站在高高的龙首山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在这戈壁滩上,除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露天坑里,有许多大吨位矿车如蚂蚁一般缓缓蠕动外,眼前便是一片只有巴掌大的烟囱林立的所谓“城市”,还笼罩在滚滚的浓烟中。一指宽的绿洲在废矿山下,几乎可以视而不见。远处有一片湛蓝的海子,可是骑着破单车经过乱石遍地的戈壁滩到达的时候,却发现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尾矿坝!虽然东西北三面非常清澈,但南面入口处却是浊浪滚滚,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里,几乎让人窒息。细细的黑风沙,在坝顶盘旋……

  这也叫城市?我有些疑惑,也有些失望,兄长原来的意思是先让我来看看,能不能毕业后来这里创业。但是看过之后,最初的印象让我不知道将来可不可以来这里安身立命!可是兄长却说,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地方,自从建市以来,她的变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就拿房子来说,他十多年前刚来这里的时候,那才叫个艰苦呢!因为风沙太大,住的又是干打垒,晚上睡觉得蒙着头,不然夜来的风沙会堵住你的鼻孔。可是现在你看,这才十几年时间,小镇变城市,绿化也搞上去了,风沙少了,居民小区成片,大多数曾经住干打垒的人都住上了窗明几净的楼房。还有,他刚来时,旁边农村的人非常贫穷,他们的房子比干打垒还破烂,八、九岁的姑娘连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可是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和城里人差不多了。

  当然,可能连兄长都没有预料到,又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认识会赶不上小城变化的速度。他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楼房,已经成了小城面积最小的“经济适用房”;他所说的绿化,那时不过是街道上、公园里有了树,可是现在随着北部绿色长廊的进一步完善,金水湖景观带的完成,以及龙泉景观带的建成,整个一座城市都包围在绿色之中,是全省有名的“园林城市”。虽然河西风沙频繁的大环境没有什么大改变,但金昌这个小城市的小环境却真是改变了,风依旧大,但沙尘确是少多了。而郊区农村现在已纳入城市管理,成了社区,他们住进了政府专门规划建造的宽敞明亮的花园小区楼房,既腾出了土地,又改善了生活环境。城市,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兄长还问我知道他们楼房后面那个金川公园过去是个什么地方吗,我说不知道。他认真地告诉我,那过去可是个沙丘遍地的乱坟滩,人走过那里头皮直发麻呢。可现在你看,有山有树,有水有鸟,有花有草,许多人都把那里当成了休息游玩的好地方。兄长有没有预见能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对这座城市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经历了这座城市最初的变化。当然他或许没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金川公园已是初具规模,集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被誉为“戈壁江南”和“塞上明珠”。他可能更没有想到,除了金川公园,在往日的戈壁荒漠上还会出现另一个更让人留恋忘返的地方:金水湖。

  金水湖,被金昌人亲切地称为自己的“五大连池”。是小城人处理城市污水为中水之后的巨型蓄水池,并集休闲、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工程。它由5个不同面积的水面组成,总水面积约57公顷。不仅可以将冬季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留蓄待用,用水高峰时段,还能为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提供水源。同时利用地形落差,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水景,营造出了许多很有品位的人文景观,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富有现代气息、开放的郊野生态型公共绿地。有朋自远方来,总是要带他们来这里,看看金昌人在艰苦创业的同时,是怎么享受城市生活的。朋友们看到戈壁滩上如梦一般的碧水兰亭、鸟语花香和如织人流,几乎无一例外的一句话就是“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金昌是全国最为缺水的城市之一,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近90%。金昌人惜水,这是现实,也是共识!我给朋友说,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劳动呢,挖沟换土种树。他们很惊奇。我便告诉他们,为建造这块绿地,全市机关干部、学生、军人都多次义务参与进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植一棵树比生一个孩子还难的地方,在这个严重缺水的资源型城市里,要建造起属于自己的“五大连池”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全民的参与,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是金昌人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和谐进取的具体表现。

  当然,1986年的自己,也没有什么预见力。尽管听兄长把小城的前景说得天花乱坠,但还是带着疑虑与失望回到了银川平原继续自己的学业。毕业之后也没有如兄长所愿来这座小城创业,而是返回了故乡,当了一名乡村教书匠。可是时间到了1990年,经不住兄长的一再劝说,也是因为自己又来了一次这座小城,印象大变,于是从故乡千里奔袭,最终把安身立命的地方选择到了这座戈壁小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千古不变,我也自然不能免俗。我想,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1990年的小城与1986年相比,变化当然很大,不管是城市规模、基础建设、人文教育、市民素质等等,都是上了一个台阶。但若是和2011年的今天相比,简直会让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如当初一个童蒙未开的小丫头,转眼之间已是玉树临风的大姑娘了。就连自己,虽然经过了20年时光的休戚与共,对这个小城的巨大变化也有眼花缭乱之感。

  比如当初的“巴掌”印象,早已不复存在,小城在戈壁滩上四面出击,国家级的环保型工业化产业基地、花园式居民社区、巨大的防风林带、郊野生态型公共绿地、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休闲公园、高等级机场和高速公路等等,让小城不再给人留下“小”的印象;比如那个黑风弥漫、污水横流的尾矿坝,关闭之后,经过数年改造,已经成了一个高地公园,碧草青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游人不断;比如那个巨型露天坑,正在被改造成矿山公园;比如那块位居小城中心,当时垃圾遍地的戈壁荒原,已经成为小城大型的集聚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她周边陆续建起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群艺馆、文化宫、文化中心,以及正建的传媒大厦和金昌大剧院,使其更有文化品位……等等,还有许多比如存在。而正是这些和谐的存在,让金昌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和谐城市,真的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9719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