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而十,十而百(2)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解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童声】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三纲这个概念,就被引出来了,接着三才、三光引出三纲。三纲,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可是一个实在太重要的概念了。可以说不了解三纲,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传统中国。我们不把三纲弄清楚,恐怕接下来就别的东西很难讲清楚,什么叫纲,诸位?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大的绳子,渔网,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大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纲举目张,就是我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我一收就能把鱼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什么是三纲呢?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用大白话讲,也就是说,臣子一定要服从君王,儿子一定要服从父亲,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这是我们一般概念当中的三纲的概念。有一点特别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三纲这套东西,请问是谁提出来的?很多人会认为发明者当然是孔子,这是错的,孔子说过类似的话说过吗?说过的,叫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孔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他并没有说谁绝对服从谁,孔子没有这个意思的,诸位。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跟孔子没关系,跟荀子、孟子都没关系。

  解说:那么到底是谁拥有“三纲”的发明权呢?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主张,而这个“三纲”的理论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呢?

  三纲的发明权专利权应该属于谁呢?是西汉的董仲舒。正是由于董仲舒提出了一套这样的理论,汉武帝才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来在这之前还是有百家的,尤其道家的学说很盛的,法家学说也有的,并不是儒家定于一尊的,董仲舒一出来,提出这么一套理论,汉武帝觉得好,管用,这套理论有用,能够管理这个,能够来进行有利于我的统治,能够管理这个社会。我们知道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皇帝信奉儒家的不多的。汉高祖刘邦,当然他是无赖子出身有名的,他当年看到儒生根本不把你当回事的,他就这么撇着腿坐在席子上,席子上你看见人尊尊敬敬地,应该挺直腰跪坐,他不是,他趔趄着这样坐。一不高兴,有时候内急,汉高祖刘邦内急他也懒得找个厕所,拿起儒者的帽子当尿罐了,撒完尿一扔,这是汉高祖。至于说君臣关系,今天不存在了。但是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总归是存在,不可能消灭的。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终究还必须从传统当中去吸取经验或者吸取教训。总而言之,从传统当中去找寻智慧。

  文忠寄语:今天我们如何理解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还须从传统中吸取智慧。

  传统中的父子关系三纲讲的那么的生硬,我们前面讲过,黄香和他的父亲,刚刚讲过,香九龄能温席;我们讲过岳飞父子;我们讲过窦燕山有五子,窦燕山和他的儿子;我们讲过颜之推父子,都很温馨。当然,有的一种是爱护的温馨,有的一种是严厉的温馨。岳飞对他的儿子很严厉,但是也传达了一种温情,没有这样生硬。

  解说:儿子对父亲要尊重和孝敬,父亲对孩子要严格和爱护,这才是大家历来倡导的家庭生活。钱文忠教授为什么说《三字经》里所倡导的父子关系是一种爱和关切呢?

  我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故事就叫击鼓救父。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中国有一个少年英雄叫吉翂,吉翂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11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他就和几个弟弟一起跟父亲一起生活。他的父亲担任一个小官,是个县令。被人诬陷,下狱,被押解到当时的京城准备处死。11岁的小吉翂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当时的皇帝谁呢?鼎鼎大名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信佛的皇帝。他第一次下令僧人只能吃素,在他之前的僧人不一定全吃素的,这梁武帝。第二一个,他动不动就出家当和尚,动不动把自己施舍给庙里,就皇帝把自个儿施舍到庙里。群臣一看,没皇帝了,再把国库里的钱全部掏出来,把皇帝给赎回来,他再当皇帝。当两天他看看国库里有钱,又把自己给施舍出去了,就是这个梁武帝,就是这个梁武帝时代的事情。这个梁武帝一看,怎么那么小的孩子,你那么小的孩子,你请求代父而死,你一定被人指使啊!背后一定有人教你啊!所以梁武帝就下令廷尉叫蔡法度,给我严加审讯,看看背后有没有人指使他,让他来鸣冤,扰乱我的司法的程序。那么蔡法度当然也觉得奇怪,你11岁一个孩子,你居然不远千里,你要求代父而死。于是就在公堂上摆满了刑具,那些衙役就把这个小吉翂扑倒在地先打一顿,打一顿就问,你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有人指使你到皇帝这儿来鸣冤?那么吉翂的回答是什么呢?我是个小孩子,我岁数是很小,但是再小,我也知道死是可怕的,我知道的,我不算不知道死。但是我幼年丧母,我还有好几个弟弟,如果我爸爸被诬陷被冤屈被杀了,谁来养活我的弟弟?我又小,我没有这个能力啊。所以我只能请求你,第一,查明这个冤案,如果查不明你就把我杀了,我代我爸去死。这个蔡法度一看,当时就愣了,蔡法度在那个时候已经认识到大概这里面是有冤情的。所以呢,就下令,也想救这个孩子,都被他感动了,就说行行行先不论这个,我再去查,我先把你手铐脚镣换成小号的。他不是小孩吗,当时他戴的是死刑的大铐。大家知道小吉翂怎么说,说我既然请求代父而死,那你就不用给我换成小的,就给我戴着大的手铐脚镣。这个故事这件事情后来蔡法度禀告了梁武帝,把审讯过程,梁武帝非常感动,经过彻查,他父亲的确是被冤的,所以下诏释放父子并且加以褒扬。这难道不是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吗?但是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很多,俯拾皆是。所以我们要知道,《三字经》里的三纲,第一君臣义,君臣之间要有一种道义,要有彼此恰当和合适的关系,这是一纲。父子亲,父子之间要亲爱,一纲。夫妇顺,夫妇之间要和顺。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他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21348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