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字经》——古代蒙学教育流程的经典设计(2)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三,蒙学中德育草草结束之后,就到了智育阶段了。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德智”双向发展的人才。知识的学习是《三字经》里面篇幅最长的部分。“首孝悌,次见闻”。短短一句话就承上启下了。对于蒙学教育而言,知识性的学习就是所谓的长“见闻”,也就是传递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对于常识的教育,《三字经》里也是很有讲究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常识性知识,以及对于学术学习和历史学习的入门介绍。

  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常识,主要包括简单的计数,以及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常识性的认知。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近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反封建运动中对于“三纲五常”的批判。似乎我们现在缺乏反思:这所谓的“三纲五常”在当时为什么合理,现在有没有合理性,或者现在能不能提出其他的伦理道德替代?“仁义礼智信”是极其简短而优秀的人伦教条,我们的民族在批判和打倒这一伦理教条之后,“老马”的理论永远缺乏一套指导单个的人在社会中的伦理行事准则。故而造成今天所谓的信仰缺失、道德败坏的局面。此外,传统文化倡导的伦理是一种相对伦理——也就是说我们老祖宗们所倡导的伦理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对的状况之上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现代的批判大多局限于所谓的“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而忽略了相对伦理的说法。批判局限于臣、子、妇对君、父、夫的服从,却忽视了君、父、夫对臣、子、妇的责任。双方相对遵循一定的准则,这样的三纲才能持续;否则,君、父、夫不仁,臣、子、妇即可以不义,不遵守所谓的三纲了。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对于学术学习和历史学习的入门指引,《三字经》首先罗列了一个初学者需要进行学术学习的详细途径和必读科目:训诂、句读、小学、四书、六经(感觉其实是五经)、诸子(五子)、史。让孩子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遵循的读书路径。其次,说到读史,《三字经》还简略介绍了中国正史的顺序和常识,这对于树立历史认知、端正历史态度似乎也有一定的意义。

  最后,在智育工作详细布局之后,教育者又进行了一番思想动员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地劝学!这一部分的篇幅也挺长。首先是用先贤勤学的事例去教育孩子,接着用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的案例去“恐吓”孩子,然后用大器晚成苦学不辍、少年读书名扬天下、男女老幼为学成名的实例去感化孩子,甚至编者到了自己都被感动到咆哮的地步,发出了“苟不学,曷为人”的呐喊!真是谆谆教诲,字字如血啊!结束的时候,编者仍不忘唠叨两句:“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哦,以后长大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光宗耀祖呢呀!一定要勤学苦练多问为什么,乖哈!”

  你说,读完这《三字经》,孩子们敢不认真读书接受教育么?咱现代的成年人能不涨姿势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4279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