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月下独酌诗歌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月下独酌诗歌1

  老松下

月下独酌诗歌

  一壶清酒,一汪心事

  别过头去,看见酒中的暗香

  一饮而尽

  别过头来,看见怀中的失意

  再难下咽

  碧阶上

  一个碎杯,一纸凄迷

  抬起头,看见月中的美人儿

  苦笑一声

  低下头,看见心中的寂寥

  一阵狂笑

  荒院中

  一碗泪水,一车月光

  走进去,听到黄昏下寒鸦啼叫

  揪心

  走出来,挽着夕阳下的陌生人

  痛心

  历史里

  一秒逝去,一个定数

  曾经放弃的缘分被历史挽留

  逃不掉

  曾经拥有的时机被历史抛弃

  找不回

  物是人非

  一松手,错失成为永恒

  时间仅留一人

  月下独酌、醉生梦死

月下独酌诗歌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分)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月下独酌诗歌3

  《月下独酌》诗歌鉴赏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结论的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月下独酌四首》练习题

  1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全诗感情波澜起伏,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感情脉络.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以不独反衬内心的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于不独中。1,2句点出“独”,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3。4句一扫冷落孤单但5。6句又接着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不近如人意,但“行乐须及春”,说明诗人以调整好心态,达到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最后诗人提出真诚的愿望,相约在遥远的天上再见。希望求得未来的“不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18542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