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自石湖归苕溪其七》诗歌鉴赏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①

《自石湖归苕溪其七》诗歌鉴赏

  姜夔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③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 4 分)

  ⑵ 诗中的“雁影”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联系?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行舟图: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在“寂寞”长桥作伴下,诗人驾一叶扁舟 轻扬。(2 分)呈现出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氛围。(2 分)

  2.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 成了作者的化身。(2 分)从而表达了作者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2 分)

  二: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2)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冬夜行舟图。(1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2分)

  (2)同意。(1分)①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1分)②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雁 ,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1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每句话的大体含义来总结:首联写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颔联写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颈联写长桥“寂寞”,尾联中诗人驾一叶扁舟轻扬。全诗通过写孤雁、层叠的青山、寂寞的长桥等意象,可以想到凄冷、孤寂、渺茫等词语,然后再注明时间,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即可。意象就是每句当中作者描写的物象即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船等。

  点评:做好此题分三步:第一,概括画面的特点(四字成语);二,这幅画面由那些意象组成(简要分析);三,画面蕴含怎样的情感(有的没有这一步)。

  2.试题分析: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是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作者是孤独的,和雁影所传达出的意蕴相符合,根据当时的意境,作者是借孤雁来表达淡泊、清冷、落寞的心情的。

【《自石湖归苕溪其七》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1.除放自石湖归苕溪(姜夔)

2.《客发苕溪》阅读答案

3.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诗歌鉴赏

4.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诗歌鉴赏

5.陶渊明《拟古(其七) 》的鉴赏

6.诗歌鉴赏总结归纳

7.《归园田居》诗歌鉴赏

8.诗歌鉴赏:归燕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19400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