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经》里的鱼意象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鱼在《诗经》中较为引人注目,全书大约记载了14种鱼,“鱼”字出现了26次。鱼在《诗经》中是一个典型的原型意象,它的内涵更呈多样性。

《诗经》里的鱼意象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鱼意象较为引人注目。从鱼的种类看,《诗经》中大概有23首诗涉及到了鱼,并记载了大约14种鱼:鲂、鳏、鱮、鳟、鲿、鲨、鳢、鰋、鲤、嘉鱼、鳣、鲔、鲦、鳖等;从出现次数看,“鱼”字在诗中出现了26次,除了1次表示马的名称(《鲁颂·駉》)、1次表示渔网(《邶风·新台》)外,其余24次都是指生活在水中的鱼;而不同名称的鱼如上文所说的鲂、鳏等在诗中共出现了35次。我们可以看到鱼在《诗经》中是一个典型的原型意象,它的内涵更呈多样性,下面我们对此进行浅析。

  一、富裕丰收的象征

  在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临水而居。相较于打猎,捕鱼危险性较低,且鱼的繁殖能力强大,数量总类众多。并且有鱼就暗示有水,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难理解古人把鱼的丰富等同于食物的充足,把它当成富裕丰收的象征。

  《小雅·鱼丽》一诗,盛赞宴享时的酒肴,表现了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在这样喜气洋洋的场景中,菜肴之丰富可想而知,可诗中除了酒外,极写鱼的丰富。前三章不厌其详地提到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令人感受到食物的丰盛。

  陈子展先生曾说:“远在旧石器下期,中石器初期,人类已知摩擦取火,而以渔猎为生,直至发生宗教,相信死后生活,可有专用鱼类献祭之原始仪式,进入奴隶社会,此尚作为一种正式祭典,不过可视为原始氏族社会旧俗之残余而已。《潜》诗不妨视为摄取此一历史之小影也。”[1]《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从鱼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发展状况。“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会损害祭祀的意蕴,而富裕丰收的意味也便荡然无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3239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