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艺术手法对本真生活的表现
好的诗歌总是能贴近人生与人性,展现出生活本真状态的。它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于运用艺术手法把最真切的人之常情表现出来。《诗经》中表达人的情感的方式总是很妙,常常会让人读着读着有惊喜和新鲜感。惊喜在于诗人总会不断变换重章叠句用形形色色的描写铺垫情感,而不是通过简单呆板的重复去加强感情。这不仅能感染读者的情绪,而且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许多诗都以自然风物比兴,大量运用描写万物形态的叠音词。比如前文提到的《螽斯》,变换了六次叠音词描写其众多虫子众多的形态,力图表达对多子多福的祈求。再比如描写芳龄少女出嫁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人用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嫁的女子如盛开的桃花般青春的美,生命的美。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赞美,但是读者可以由“灼灼其华”到“有蕡其实”再到“其叶蓁蓁”绿叶成荫满树桃子果实累累的景象体会到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期许。通过自然景物的发展展现情感递增的强度,原始淳朴,清新谐美。还有许多篇章也运用这种手法寄寓情感,比如《芣苢》、《氓》、《采葛》等等,诗人们在回环反复吟唱一个意念,但是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次回环,诗句都会有些许变化,或是草木由稀到盛,或是花儿由盛到衰,或是时间由短到长……总之,事物在变化中,情感在变化中,一切都在变化中,那些生活化的场面缓缓缓缓地渗进读者的心里。方玉润在《原始》中评《芣苢》:“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重章叠唱的艺术形式和不断变换的动词“掇”、“捋”、“袺”、“纈”生动地表现了妇女劳作的场景,细细品读这些字词,也不禁会进入到那种清丽欣喜的情感中。《诗经》是人们在劳作之余,闲暇之时的自由吟唱,这些朗朗上口的叠音词流露着诗人内心的情感,那些自由且与万物相容的灵魂驰骋于丰富多彩的自然中,通过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先民们富有诗意的生活。后人多赞誉《诗经》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大概是因为这种艺术手法可以表现出情感自然变化的过程,十分贴近人的正常的心理变化并富有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343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