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3)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佩玉珰珰的女中君子

  “玉,石之美者” (《说文》),它比石器质地坚硬具有更佳的使用效果,采集和打磨也更有难度,又有丰富的纹理、柔和的光泽和温润的触觉,使它成为贵重物品而受到人们器重。在周人的社交活动中,玉被视为最重的礼品相赠和回馈,“锡(赐)尔介圭,以作尔宝” (《诗·大雅·崧高》)、“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秦风·渭阳》)、“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玉在周代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它不但保留了几千年来积淀在它身上的贵重成份,而且随着周人崇尚精神品德的文化特点的形成又被赋予了新的高尚典雅而完美的品格,通常用来比喻有德的君子,以为它的质地、光泽、硬度、纹理、音色体现了仁、义、智、信、洁的美德,所以主张“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成了时人最崇尚的佩饰,而佩玉的摆动发出的悦耳之音,正与淑女端庄典雅的举止相协调,共同组合成一种和谐的美的风范,很漂亮的女子,但更美的是其悠娴雅致的举止,所以能使男子“情念虽深,心非淫荡”,不敢有丝毫菲薄之意。再如言女子之美,常用玉作比,喻为“有女如玉”(《周南·野有死麕》),“彼其之子,美如玉。”(《魏风·汾沮汝》)女子还常以玉为佩饰,如“佩玉将将”(《郑风·有女同车》),‘巧笑之王差、佩玉之傩’”(《卫风·竹竿》)。美玉与美人的精神气质发生了共鸣。对玉的偏爱,使人们有意在玉身上寻找时尚所推崇的种种美德,这才有了以玉比德的独特文化, 也体现周人审美理想:温柔贤淑。在周人眼中,评价一位女子美丽与否的最核心的标准便是“以德为美”,着重强调女子内在的精神气质。三百篇开卷之作《关雎》就为我们迎来了中原文化圈中的第一位美女——“窈窕淑女”。这位令君子“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女子,到底美在何处呢?诗中用“窈窕”和“淑”字来形容。“窈窕”在汉语中是一个词,然而在先秦时期“窈”和“窕”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说文解字·段注》中讲“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是善的意思。从古人对这三个字的训释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周人在赞美女子时更加侧重的是其心灵深处的品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4258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