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国风·卫风·芄兰》,《诗经·卫风》篇名。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这首诗为讽刺卫惠公而作。写年轻的卫惠公虽着人君的服饰,但并无了解大臣的才智,又无亲近臣下的自觉。摆出骄傲无礼的样子,显得很可笑。

  芄兰

  原文: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注释

  ⑴芄(wán丸)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支:借作“枝”。

  ⑵觿(xī西):象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也可为装饰品。成人佩饰。

  ⑶能:宁,岂。知:智,一说“接”

  ⑷容:佩刀。遂:佩玉。一说容、遂,舒缓悠闲之貌。

  ⑸悸:带摆动貌。

  ⑹韘(shè社):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⑺甲:借作“狎”,亲昵。一说长也。

  鉴赏

  此篇主旨说法很多,一谓刺诗,汉《毛诗序》说:“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元刘玉汝《诗缵绪》说:“愚意卫人之赋此,毋亦叹卫国小学之教不讲欤?”明丰坊《诗说》说:“刺霍叔也,以童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明季本《诗说解颐》说:“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超越级别)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今人高亨《诗经今注》等则以为是刺童子早婚。一谓美惠公,近人徐绍桢《学寿堂诗说》说:“当是惠公初即位,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国君之礼,其大夫作诗美之,欲勉其进德耳。”一谓恋歌,今人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兹取后一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jing/4291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